看哪,我们知道你的教理;万物永久循环,我们和万物一起;我们已生存了无量次,万物和我们一起。
你教人,有一种“生成之大年”,有一种大年中之巨人;那必须如同一种沙漏永远翻新,永远流转。
所以一切那些年代在最伟大之处相似,也在最渺小之处相似,所以我们自己在大年中也在最大之处和最渺小之处相似。
——尼采
一、以超越反对虚无主义
生存所具有的全部形式,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生存之虚空。它展示于时空之无限与人在时空两方面之有限的对峙中;展示于现实存在物所存在的惟一形式——瞬息即逝的现在中。在这虚无中,人们感觉到曾经生存过的东西将不再生存,其生存价值与那些从未生存过的东西同样微小。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更是加剧了我们这种无根的感觉。我们在发现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时,也发现了那个达几千年之久的世界也正面临着近在眼前的崩溃。已有的道德价值的失去使人类坠入了虚无主义。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人生中还实存着什么?
1.虚无主义正在吞噬一切
已有的道德价值的失去使人类坠入了虚无主义。人们以往的价值观念不再稳定与可靠,新的价值观念又没有形成,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痛苦。而已经出现的新世界则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工具,它迫使一切技术、一切的人为它服务,它消灭任何它不能容纳的东西。人看来就要被它消灭掉了,成为达到某一纯粹目的的手段,成为没有目的或意义的东西。但是,在这架机器当中,人不可能达到满足,它并不为人提供使人成为人的价值和尊严。那在过去的贫穷与痛苦之中曾经作为人的存在而不被争议的背景而持续存在的东西,现在正处于消失的过程中。虽然人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生活,从时间上来延长自己的生命,从空间上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但是人们也在牺牲那个他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个体自我的存在。
因此每个人非常普遍地相信:种种事物的安排出现了问题,真正重要的事情陷于混乱之中。每一个事件都成为可疑的,每一种事物的实质都受到了威胁。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在一切都成为不稳定的年代,虚无主义的特征则是异常的清楚。虚无主义使我们陷入了一种普遍的危机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缺乏忠诚。人们相信一切,又不相信一切。如果说人们现在仍然依靠着法律的强制,仍然服从着权力,仍然恪守着严格的常规,那只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非源于真正的忠诚。当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为目的性的利益时,人生意义这个永恒的话题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这种变化有着心灵上的原因。权威过去曾是通过互相间的信任而达到了互相的联系,这种联系制度化,规范着不确定的因素,它使个人同我们的稳定性相联系。在19世纪中,这一制度为批判的火焰所销熔。其结果是,在一方面,是现代生活呈现玩世不恭的特征。人们以轻蔑的态度看待种种的粗鄙和琐屑,这类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象无处不有,无论在重大事件中还是在细小的事情中,它们令我们的眼睛不再感到好奇。
另一方面,对义务的恪守以及自我牺牲的忠诚都已经消失。我们用苍白的理想主义来为最为可怜、最为偶然的事情辩护。既然科学已使我们的头脑清醒,我们就当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无神的世界,剩下的只是虚无。我们意志的运用不可能重建任何真正的权威,因为这样去做的努力只会导致建立一种强权的政治。只有从新的起点开始,才会形成真正有力量的事物。保有我们的健全的生命力而清醒地批判无疑是向更好的一面演变的必要条件。但是批判并不具有创造力。从前,批判曾经是一种再生的力量,如凤凰涅槃时的火焰,但是现在这种力量已经消散、衰亡,趋向它的反面。批判的意义不再可能是按照正确的准则做出判断和指导,这原是它的真正任务。但是,它现在不可能这样做,除非有一个自我创造的世界使它重新获得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