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做“好人”:重估一切价值 1

加入书签


一切价值的重估——这就是我关于人类最高自我认识行为的公式。它已经成为我心中的天才的血肉。

是我们把他弄死的——你们和我!我们都是他的杀戮者!我们为什么杀死他呢?《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的那个最丑陋的人道出了真相:“上帝明察一切人类的罪恶,所以他不能不死。这样一个见证人活着,人类是不能忍受的。”

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的同情。

人成为道德的——决非因为人是道德的!道德可以是奴性的,或虚荣的,或利己的,或盲目的;服从本身无道德可言。

人类迄今为止借以实现道德的全部手段在根本上都是非道德的。

——尼采

一、基督教道德只能培养奴隶

道德在所有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近代以来的学者们虽然拆除了现代道德的神学基础,但仍不敢冒犯道德。在尼采以前,基督教在形而上学以及心理学各方面,都在理论上被推翻,但是并没有触到基督教的核心,没有将对基督教的批判的重心放在道德观上。只要基督教的道德不使人感觉到是违背生命的最大罪恶,那么基督教的卫道者们便可安然生活。如果基督教的道德价值不被讨论到,仅仅只讨论上帝的存在或起源,那么基督教的道德观是可以长久地保有的。

1.道德:文明的最后一块砖瓦

尼采看到了前人开创性的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但他也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不足。他要从对基督教道德观的批判开始,提出一套崭新而动人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乃是基于反基督教的基础之上的。他不顾一切地摧毁那些陈旧的道德,为未来的超人辟开一条大路。

他将人们的关注引向对基督教的道德影响,探究怜悯道德的起因,以及对于人类所发生的效果。由是发现基督教的那一套道德观在于告诉人们现实世界是罪恶的,要遗弃。基督徒想从这世界中遁逃开来,而乞求一个幻想的来世天堂,为此而使我们忘记存在的责任。只有在天堂才可以得到安宁与幸福。虔诚的信奉上帝,服从各种戒律是惟一的通向天堂的路径。通常人认为合乎伦理道德的,如利他、同情、亲睦邻人、爱人、善良、怜悯、谦让、宽宏大量、慷慨大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统统都被尼采斥之为谎言和伪装,是“奴隶的道德”。

尼采否定传统道德。

其一,反对基督教的道德。这种道德让人生而有罪,让人同情怜悯弱者,让人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它是虚伪的,自欺欺人的。撕破基督教道德面具“同时也撕破了人们所相信或曾相信的不值得信的各种价值的面目”。

其二,反对理性的道德。这种道德给人估定价值、估定目标,让人失掉自我、丧失本能,它是一种谎言,是与基督教道德相联系的。他嘲笑苏格拉底的“理性—美德—幸福”的公式,说这是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等式”。它“制造了一个永恒的白昼”,让人相信“绝对理性”,适应理性的要求,接受“劝善的道德”。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格拉底把人的幸福与人的本能对立起来(touwz)?(net),反对人的“本能的生活”。

其三?(头#文字小说)?[(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反对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传统道德观念是“医生的道德”。它是在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权利业已丧失以后出现的,是颓废的、卑怯的、腐化的。上升生命的最高利益要求无情排斥和扼杀衰败生命的场合,都要人自己负责——例如决定生育权、出生权、生存权……。因此,人要抛弃传统道德观念,自己决定自己。

尼采还重新解释了基督教的兴起与如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尼采认为,他们“发动革命”的方式是阴险的。“拿萨勒斯的这位耶稣,爱的人格化福音,这位把祝福和胜利带给贫苦人、病患者、罪人的‘救世主’,从他一出场,就向世界喷出了爱的毒药。”此后两千年的时间,人们世世代代把自己的凡间生活全部作为祭献品,献给了这位曾经为人类赴死的人。人类像耶稣一样,心甘情愿地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他们以此为荣,他们再也不谈什么高贵的理想,他们心中念念不忘的便是成为一个奴隶,而尤其是成为一个好奴隶,以便将来进入千年至福王国,使尼采感到悲哀的正是这一点:人类以做奴隶为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