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厉坚还记得文革时,尚湖围湖造田,变成了"五七"农场。他父亲是个右派分子,被押送到"五七"农场改造。当时,母亲带着五六岁的他从城里走了三十多里路,来到这里看望父亲。厉坚依稀记得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稻田,那秧苗有尺把高,父亲背着喷雾器在稻田里打药水。他裤管挽到双膝上,拖着一双泥脚,走到田埂上,摸着儿子的头说:"围湖造田好啊。你看看这些稻田,今年我们全城的人都不用饿肚子了!"

    三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厉坚无声地笑了,当年父亲的话似乎犹响在耳边,如今沧海已变桑田。厉坚放眼望去,现今的尚湖,湖区宽广的湖面,与十里青山山水相映。环湖绿树成林,拂水长堤横卧湖中。荷香洲、鸣禽洲、桃花岛等七个岛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外湖烟波浩淼,鸢鸥翻飞;内湖碧波涟漪,菱荷滴翠,鸟翔鱼泳。

    这时,长堤上已有许许多多的游人。星期天,市民们携家带口都来这里休闲游玩来了,也有扛着鱼竿来垂钓的。

    厉坚翘首张望。尽管他一身休闲打扮,还是有许多人认出他来,不停地跟他打招呼。厉坚含笑作答,看着这么多的游人,他心里高兴呀。这说明老百姓生活富裕,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也在提高了。

    屠学明扛着一根鱼竿慢悠悠地朝厉坚走来。

    屠学明也是一身休闲装,戴着鸭舌帽,手里还拎着一只包。他老远就冲厉坚打招呼:"对不起,老厉,我迟到了!你是军人出身,说几点到准会几点到。我临出门时,我老婆非得拖住我,说她的苔菜芝麻饼还在烤炉里烤呢。她要我带给你吃,尝尝她的手艺。喏,还热乎乎的呢!"

    厉坚接过包笑笑说:"哟,嫂子还有这手艺呀,不错。我家曲萍只会拿手术刀,让她干这个她可不行!"

    屠学明说:"哪跟哪呀。我的黄脸婆哪能跟你家曲萍比?你的曲萍可是个有威望有名气的大夫!"

    厉坚说:"打住,我们别说这个了。一个书记和一个市长在尚湖比老婆,让人听到了笑话我们。柳理跟谷建华已在那边久等了,我们走吧!"

    两人从湖堤的租船部乘船来到钓鱼渚,柳理、谷建华迎了出来,说鱼塘已打点好了。

    厉坚坐在湖边,他还是小时侯钓过鱼,已几十年都没摸过鱼竿了。他显得有点笨手笨脚,使劲把鱼钩抛出去,鱼钩却怎么也进不了面前那个脸盆大的水塘中。还几次都被旁边的水草带住,鱼饵都被弄掉了。

    屠学明与厉坚隔着三五米,看来他是个垂钓高手,动作娴熟优雅。他调好浮标,顺手一甩,只见鱼钩在湖面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准确地沉入五米开外的水塘里。不一会儿,只见浮标一牵一动。突然,浮标一下钻入水里。屠学明手腕一抖,说声:"起!"一条一尺半长的鱼儿就蹦跳着跃出湖面,那雪白的鱼身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屠学明不慌不忙地一扬鱼竿,把鱼拖到岸上来。谷建华赶忙把鱼放入一只盛着清水的塑料桶中。

    屠学明这里已钓上了一条鱼,厉坚那里仍没把鱼钩扔进水塘中。柳理要帮他忙,被他一搡,说:"去去,老子在天上打靶都能打个八九不离十,我就不信一个小小的水塘就对付不了!"

    厉坚再次把鱼钩甩出去,这次总算成功了。鱼钩迅速沉入湖中,那十几个浮标也漂浮在水面上。不一会儿,浮标动了,说明有鱼在咬钩,有三四个浮标一下沉入水中。厉坚见鱼儿咬钩了,立即一甩鱼竿。长长的钓鱼线在风中飘来荡去,鱼钩上空空荡荡。别说鱼了,连鱼鳞都没有一片。那是鱼儿在试探,他操之过急了。

    屠学明说:"老厉,看来你今天是既没端正态度,也没调整好心情来的呀。这钓鱼要平心静气,千万焦急不得。这钓鱼很有讲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厉坚说:"我手上的事情一大堆,这玩意儿我根本没一点心思。说吧,你约我来不会光是为了钓鱼的吧?"

    屠学明说:"今天有两件事,一件是我向你检讨,我这个书记平时对你关心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