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章 2

加入书签


    搭上刘先达之前,何涛在省立医院没什么生意,在市里的另外几家医院倒是有些生意,但是规模都不大。后来想想不甘心,怎么着也应该在省立医院这个“大蛋糕”上咬一口。何涛知道,像省立医院这样的“巨无霸”,不知会招徕多少同行踏破门槛,如果他再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正面主攻药剂科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到头来很可能会落下个舍了孩子打不着狼的悲惨结局。

    这种情况下,采取迂回战术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经过一番考察,在大外科颇有影响的刘先达进入了何涛的视线。选择刘先达作为主攻目标何涛是有考虑的。一是因为普外是大外科的主干科室,用药量十分可观;二是因为刘先达不和固执死板的穆老头一个专业,穆老头不会对他的用药权干预太多。三是因为刘先达在刚过世的妻子身上花了一大笔医疗费,经济拮据,需要捞点外快补贴家用。

    通过跟踪,何涛知道了刘先达的住处。一个晚上,他带上一沓他们金鼎公司的产品介绍敲响了刘先达的家门。门只开了一条小缝,一听说是医药代表,刘先达立刻就关了门。何涛把那些产品介绍放在刘先达门口转身走了。刘先达的反应完全在何涛的意料之中。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让刘先达对他们金鼎公司有个朦胧的印象。金鼎公司是省里经营药品的大哥大,这一点他非常自信。第二天晚上几乎是同一个时间,何涛又敲响了刘先达家的房门。这回刘先达一看见何涛就火了,说他不管进药的事,药房有什么药他就用什么药,命何涛赶快离开。何涛硬着头皮把金鼎公司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及药品特色念叨了一阵子,之后才转身离去。

    到了第三天,刘先达就接到了在一家区医院工作的一个同学的电话,那同学提到了何涛,又婉转地提到了金鼎公司经销的药品的种种优长,建议他不妨给药剂科提个建议选几种药少进点试试。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刘先达答应去药房试试,但事情能不能成却不好说。

    一周后,通过何涛这个渠道进的几种药就在普外用开了。都是大厂家的货,质量没问题,价格也不比同类药品高。既然这样,刘先达也就索性一直用下去。两个月后,何涛又来到了刘先达的家里,他先是把几条刘先达喜欢抽的雪茄烟放在桌子上,说了一阵子话,又在茶几上放了个信封。

    看到信封的第一眼,刘先达大惊,如同受到了侮辱,但当何涛强调说这是公司规矩时,面红耳赤的刘先达也就不再抗拒。他很快就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心安的理由,药品又不比别的公司贵,药效也好,谁都没损失,何乐而不为?

    到了后来,就几乎成了一种惯例,每隔几个月,何涛都会把一个信封交给刘先达,里面钱数的多少与药品用量密切相关。

    到了第二年的年初,何涛的那几种药突然不见了。刘先达正纳闷,何涛就主动来找他了。原来,药剂科每年都要调换一次用药明细,由于他没及时打招呼,药剂科就把这几种药给调换掉了。刘先达不干,去找药剂科主任,说其他药的药效都赶不上先前的,又说科里近来发生了几起感染病例。药剂科主任哪里敢承担这个责任,只好又把原来的那几种药重新加上。

    三年多来,普外的抗生素一直都是走的何涛这条道。何涛在没亏待自己的前提下,也从来不亏待刘先达,他们合作得很好,彼此受益,相得益彰。

    刘先达终于出现在门口,“小何,让你久等了。”

    一见刘先达,何涛赶忙站起来:“刘主任,您忙完了?一定饿坏了吧?”转身又对服务生说:“上菜吧,快一点!”

    刚坐定,何涛就把一个写着12000元字样的信封放到刘先达眼前。

    “这是这两个月的返利,请收好。”

    刘先达什么也没说,就把信封塞进了自己的小皮包里。他在心里已经想好了,明天就把这些钱寄给女儿。女儿早就想买个笔记本电脑,这些钱应该够了。村钰虽然从不干涉女儿的花钱问题,但他还是觉得应该注意点,他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影响了他和村钰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