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二章

加入书签


    专题组在《VG》男士的编辑部里被称为“怪人组”。六个专题编辑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长老。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的幻影术总能带来白云山会点头微笑的特稿。所以他们在编辑部拥有了很多特权。其中之一就是不用遵守上下班固定的时间表。采访任务繁重时,他们可以干脆在家写稿子。但是我却从未享受过这种特权。我被他们指定为“专题组驻编辑部的办公室主任”,以此来保持编辑部的信息能够有效的传到六位大侠的耳朵里。在我之前,这个位子一直牢牢的吸附在组里唯一一个北大毕业的女研究生的脊梁上。我的到来让她兴奋不已,她像是只被压在五指山下几百年的母猴子,从碎石岩块里破土而出,一跃云霄九万里,很难再见到身影。

    专题总监范克极来自南国广州。身材是圆的,头脑是平的。在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还没有引进中国之前,他就把厚厚的英文版扔在专题组的圆桌会议上讨论学习。他的大脑像是连接着成千上万看不见的电线。正负电子从花花世界里被集中在他的眼睛里。他有对外部生活敏锐的捕获力。精妙的提炼能力让他成为了一位文化预言家。不但让白云山对其赞赏有加,范克极还让自己的专栏铺天盖地的登上北京大大小小的文化杂志上。在电视上,他是一位颇有风范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讲话的时候极其缓慢,像是一个人在尽情的享受太空漫步。加之破铜烂铁般的音质,他的声音成为了编辑部最具辨识度的“范式唱腔”。那是一种神奇的感受,每当他站在桌子前方独白的时候,曲折的声线就会变成一种口述的咏叹调或者一曲微弱的镇魂歌。

    这就是专题组选题会的起始。白云山会带着阿童目和克克勃参加。十个人围坐成一个圆圈,像是一种奇怪的仪式。安静化成一只过场的白鸽,在毛羽飘落的瞬间,一场舞林大会就此拉开序幕。和编辑部全体开会时浓重的脂粉茶话会的气氛不同,来自传媒江湖的大侠们丝毫不吝惜口中横飞的吐沫,有些时候甚至会大打出手。他们是时尚帝国里的思想家,也是未来国家新闻奖的候选人,有时候对一个观念的争执,就会让选题延长足足一个小时。要是手边有菜刀和弓箭,空中一定会刀光剑影,大血瓢泼。“杀手会议”的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由于一次不小的纷争,两个互相看轻的战士跳在桌子上,一方被咬了肉嫩的耳朵,另一方被手指插进鼻孔。

    9月号的头号专题就是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被白云山公布出来。对于全世界的时尚杂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9月号。9月号就像是一个国家成立百年的庆典,展示一本时尚杂志的一年中最有力量的时尚表达。这期杂志最大的特点就是做成跟《辞海》一样厚。不但内容是全年中最丰富多彩的,广告也眼花缭乱地充斥在读者面前。这次我们的周年庆典名字是“绿色”,白云山说,它会成为中国时尚杂志里最吸引眼球的环保特辑。

    范克极心灵神会地作进一步解说。这回的专题我们将耗资十五万。派记者前往中国的大江南北,记录那些中国环保进程最令人深刻的面孔。已经邀请的纪实摄影师就有五名。这个专题在9月号当中的比重可能会占到100页。基本上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六个专题编辑都将分配到自己的采访人物和写作选题。他们中间的四位会跟随不同的摄影师跑遍大半个中国。范克极和两外一位编辑则留在北京。我的跃跃欲试最终被一个几乎不用离开座位的任务所中断。我只负责回收这些外遣小分队的信息,把它准确无误的报告给白云山和范克极。并且利用剩余的时间,编辑一本夹杂在杂志内页小人书般的环保手册。

    选题会结束的时候,白云山鼓舞士气地说,你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个专题闪闪发亮,我今晚就给你们骗钱去。

    我带着若有所失的步伐回到座位。打开电脑的英特尔浏览器,寻找漫无边际的绿色符号里那些可以装到我那本孤独的小册子的东西。在一番没有结果的搜索以后,我决定求助于北京的环境保护组织。有一个叫做“自然朋友”的组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颗象征着人类绿色希望种子的LOGO在深蓝色的屏幕上不断地闪烁。我随手记下了网站左下角的办公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