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加入书签


    何长山当上支书还不到一年,何老钟的肝病突然重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何长山急了,要送何老钟去医院。120车来了,何老钟却死活不去,他说,我的病我清楚,犯第一次还能活命,第二次就不行了,不要去花冤枉钱,我想死在自家的炕上。何老钟向来说一不二,两个女儿也说不转他,老伴让大家不要再劝了,一切都任他的意。

    何老钟当了多年的支书,在村里德高望重,知道他病重后,乡亲们都到家里看望,全村三百多户,几乎一户不落,珍珍商店里的食品几乎都脱销了。但是,作为侄媳妇的珍珍,却没有人见她登过何老钟的门。人们以为珍珍心里嫉恨何老钟和大凤走得近,故意不去看望,对珍珍有了一些看法,认为她心眼儿小,看不开事。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何老钟和大凤近,也算正常。还有的人认为,何长山当上支书了,珍珍就摆起了支书夫人的架子,不把何老钟这个大辈放在眼里。这样的议论传到了兰香耳朵里,兰香借口到商店买东西,偷偷劝珍珍,他好歹是你的大辈,不管以前对不对的,人快要走了,你不去瞅一眼,在乡亲面前说不过去。珍珍看了看门外,见没人,就对兰香说,二嫂,你想想,我是那种不懂礼的人么?不瞒你说,我早就想去看了,可人家不让我进门哪。兰香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愤愤不平起来,你累死累活这么多年,还替他何家养着儿子,他何家不认你,太不像话了。

    兰香回家后,就把事情告诉了贵生,兰香想让贵生帮珍珍出头。贵生不光不管,还骂珍珍,活该!天生受罪的命,她哭的道儿还在后头呢。

    何老钟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来家看望的乡亲还是不断。一些得过何老钟惠顾的乡亲,甚至来看第二次第三次。无论乡亲们谁来看望,何老钟都撑着和乡亲们说话,何长山怕他累着,就在院子里拦着,不让进屋。何老钟听到,就在屋子里喊。看望的人走了,何老钟就训斥何长山,我一个快死的人,还有什么用?人家来看望都是情意,你不要拦着,让乡亲们进来,我快要走了,愿意看看他们,一个村子里混了几十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何老钟的病越来越重了,肚子大得像锅一样。何老钟死活不去医院,何长山就让参谋长到家给何老钟瞧病。何长山想让参谋长给何老钟开几服中药试试,参谋长说,他肚大如鼓,中药已经不能进了。何长山从小没了爹,大伯对于他来说,就像亲爹一样。知道何老钟时日不多了,轻易不肯落泪的何长山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偷偷痛哭了一场。

    参谋长给何老钟把脉,何老钟给参谋长开玩笑,你帮我算算,我还有几年的阳寿?参谋长装模作样地掐算一番,说,多则三年,少则一年。何老钟摇摇头说,你在哄我,我比你会算,多则三五天,少则一两天。何老钟说完,脸上的表情可怜巴巴的,眼角滚下了两颗老泪。参谋长的眼睛也湿润了,这么坚强的何老钟,看来也惧怕死亡。

    参谋长守着何老钟坐了一会儿,起身要走,何老钟喊住了他,让屋子里的人都出去,说有话要和参谋长说。参谋长心里有点疑惑,不知道这个将死的人要对他说什么。

    何老钟说,我没有儿子,长山就等于是我的儿子,我想把长山托付给你。参谋长惊诧不已,何长山现在是村里的支书,年富力强,事业有成,他有何德何能,接受这样的重托?再说了,也没有重托的必要呀。何老钟不让参谋长说话,他接着朝下说,别看他蹦跶得挺欢,总有栽跟头的时候。我是想在他栽跟头的时候,你能拉他一把。参谋长连连摇头,老哥,你抬举我了,我哪儿有这样的本事呀?何老钟说,你有,全木庄村人的脑袋绑在一起,也不如你这个脑袋聪明。参谋长刚想说话,没想到何老钟话锋一转,竟然问起了四宝。参谋长心里一惊!连忙说,四宝早就不跟我了,这孩子要强,稍一大点,就回自己家了,现在跟着大宝过日子。

    何老钟说,嗯,我看得出来,木庄这么多孩子,数他最聪明。小小年纪,听说在搞养鸡场。参谋长苦笑着说,小孩子瞎胡闹呢,买了一千只鸡,赔了。养了十几只羊,也没挣到钱。何老钟说,别看赔了,能折腾就是本事,有赔就有赚,这孩子有胆识,我看以后他能超过长山。参谋长说,四宝才二十出头,把四宝和长山摆在一起念,太抬举四宝了。何老钟却说,不是抬举,我敢和你打个赌,不出十年,四宝会在何长山之上。一山不能容二虎,我就担心,将来这俩人要掐架。我把长山托付给你,就是想,他们俩将来掐架的时候,你帮忙周旋。你对四宝有养育之恩,他会听你的。参谋长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何老钟的意图。参谋长嘴里应得痛快,但心里却认为何老钟担心十年之后的事,有点杞人忧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