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在洛阳杜牧有李中敏、韦楚老、郑处诲、卢简求等一众老朋友结伴游玩,饮酒作诗,一时倒也算自在逍遥。
杜牧任职洛阳不久时,李愿罢兵部尚书闲居,以声色豪奢著称洛阳。有一次他设盛宴招待朝中大臣和各界名士,因杜牧是监察御史,未敢请他。杜牧听说后便要人传话,表示愿意赴会,李愿不得已把他请来。杜牧入席后,见歌妓百余人,都是绝色佳人,便独坐南向,瞪目注视。喝完三杯酒后,向李愿发问:“听说有个叫紫云的,她是谁?”随着李愿的指点,杜牧目不转睛地看了好久,说:“果然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李愿听此“狂言”,低头一笑,众歌妓也一起掉过头来,破颜一乐,杜牧这时又自饮三杯,即席高声吟诵了一首《兵部尚书席上作》,意气闲逸,旁若无人。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835年的冬天,杜牧来到洛阳以后重逢了故人张好好,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为靠卖酒为生,往日风光不再。杜牧就像当初遇到杜秋娘一样再次为张好好的不幸遭遇心生同情,于是写下一首《张好好诗》以表慰藉。
诗的开头写有一片并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意思是:我于大和三年在已故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观察使的幕府供职。那时张好好十三岁,刚因会唱歌而被编入乐籍。过了一年,沈公改官宣歙观察使,又把张好好带去安排在宣城乐籍。又过了两年,张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师以双鬟的年纪纳为姬妾。再后两年,我在洛阳东城重又见到张好好。感旧伤怀,就题了这首诗送给他。
836年,杜牧在洛阳游览古迹时怀古伤今作下名诗《洛阳长句二首》。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t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t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t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
\t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
\t桥边游女佩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
\t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
\t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在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时则又写下一首《金谷园》,感叹世事变迁无常。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t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大意为:金谷园里的繁华奢靡早已随着芳香的尘屑烟消云散了;园中流水无情的流淌,如茵的春草年年自绿。日暮时分啼鸟在东风里叹怨,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
837年,杜牧突然得到了他的弟弟杜颉眼疾加重的消息,忧心忡忡。他和弟弟幼年丧父,共与母亲相依为命。杜颉也是才华出众,少有文名。只是身体一向不好。杜颉先入李德裕幕府,后被任命为咸阳尉,在赴任途中得病,遂辞官住在扬州神智寺内。
杜牧立即请来眼医石公集一同前往扬州,昼夜兼程。可到了扬州一看,弟弟的眼睛已经失明,他只好终日守护在弟弟、身边,以宽慰之,配合治疗。
转眼间杜牧在扬州已逾百日,按照唐代制度,算是自动离职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应宣徽观察史崔郸的辟召,到其幕下做宣州团练判官,并且让弟弟和眼医跟他一起前往宣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杜牧任职洛阳不久时,李愿罢兵部尚书闲居,以声色豪奢著称洛阳。有一次他设盛宴招待朝中大臣和各界名士,因杜牧是监察御史,未敢请他。杜牧听说后便要人传话,表示愿意赴会,李愿不得已把他请来。杜牧入席后,见歌妓百余人,都是绝色佳人,便独坐南向,瞪目注视。喝完三杯酒后,向李愿发问:“听说有个叫紫云的,她是谁?”随着李愿的指点,杜牧目不转睛地看了好久,说:“果然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李愿听此“狂言”,低头一笑,众歌妓也一起掉过头来,破颜一乐,杜牧这时又自饮三杯,即席高声吟诵了一首《兵部尚书席上作》,意气闲逸,旁若无人。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835年的冬天,杜牧来到洛阳以后重逢了故人张好好,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为靠卖酒为生,往日风光不再。杜牧就像当初遇到杜秋娘一样再次为张好好的不幸遭遇心生同情,于是写下一首《张好好诗》以表慰藉。
诗的开头写有一片并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意思是:我于大和三年在已故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观察使的幕府供职。那时张好好十三岁,刚因会唱歌而被编入乐籍。过了一年,沈公改官宣歙观察使,又把张好好带去安排在宣城乐籍。又过了两年,张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师以双鬟的年纪纳为姬妾。再后两年,我在洛阳东城重又见到张好好。感旧伤怀,就题了这首诗送给他。
836年,杜牧在洛阳游览古迹时怀古伤今作下名诗《洛阳长句二首》。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t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t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t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
\t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
\t桥边游女佩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
\t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
\t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在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时则又写下一首《金谷园》,感叹世事变迁无常。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t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大意为:金谷园里的繁华奢靡早已随着芳香的尘屑烟消云散了;园中流水无情的流淌,如茵的春草年年自绿。日暮时分啼鸟在东风里叹怨,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
837年,杜牧突然得到了他的弟弟杜颉眼疾加重的消息,忧心忡忡。他和弟弟幼年丧父,共与母亲相依为命。杜颉也是才华出众,少有文名。只是身体一向不好。杜颉先入李德裕幕府,后被任命为咸阳尉,在赴任途中得病,遂辞官住在扬州神智寺内。
杜牧立即请来眼医石公集一同前往扬州,昼夜兼程。可到了扬州一看,弟弟的眼睛已经失明,他只好终日守护在弟弟、身边,以宽慰之,配合治疗。
转眼间杜牧在扬州已逾百日,按照唐代制度,算是自动离职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应宣徽观察史崔郸的辟召,到其幕下做宣州团练判官,并且让弟弟和眼医跟他一起前往宣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