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吉得势,处处打压诗人李绅

加入书签


    822年(长庆二年)十一月的某一天,穆宗和一群宦官在宫中打马球,突然一个宦官不慎从马背跌下,穆宗受了惊吓,随后便中风瘫痪了。

    穆宗卧病在床,一连数日不能上朝,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具体情况,不免忧心忡忡。此外,更让朝野上下惶惶不安的是,帝国还没有储君。

    \t无论穆宗的病情能否好转,都必须早立太子。这是大臣们的一致想法。于是宰相们屡屡上疏,请求入宫朝见,但都没有得到答复。

    这个时候,人们终于想起了年初被罢相的裴度,他如今仍以右仆射的身份留在朝中。恐怕也只有像他这种功高勋著的元老重臣,才有资格见上皇帝一面了。

    \t经朝臣们请求,裴度连上三疏,要求册立太子,并请皇帝接见大臣。十二月初五,穆宗终于被宦官用“大绳床”抬了出来,在紫宸殿接见了大臣。

    \t虽然天子的脸色异常憔悴,行动能力也尚未恢复,但是看见他的神志仍然清醒,众人总算稍感安心。

    \t裴度为了社稷安稳说:“请速下诏,副天下望。”

    而李逢吉则是直接说:“景王已长,请立为太子。”

    穆宗始终一言不发,毕竟他才二十八岁,这些人却急着要他立太子,这不是明摆着认为他要挂了,所以穆总心里肯定是很不情愿的。

    但接下来的几天,朝廷官员上奏立太子的折子把大殿堆得满满的,穆宗终究是别无选择。

    十二月初,一道诏书颁布,年仅十四岁的景王李湛被立为太子。

    穆宗一病,其实朝中大权都握在李逢吉和宦官王守澄身上,他们疯狂排除异己联手把控了朝政。

    穆总在长庆三年这一年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只是他却又如宪宗一般迷上了长生道,开始频频服用丹药。表面看起来是丹药让他重焕荣光,实际上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初一,穆宗在含元殿举行朝会,准备恢复早朝例会。

    那一天的穆宗看起来脸色不错,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他没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坐在金銮殿上。

    正月二十,穆宗旧病复发;短短两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只好紧急下令太子监国。当天傍晚,刚届而立之年的穆宗李恒就驾崩了。

    \t二十三日,李逢吉自命为“摄冢宰”,即摄政大臣。

    \t二十六日,年仅十六岁的太子李湛在太极殿即位,是为唐敬宗。

    新皇登基,李逢吉得势,他的政敌自然就要倒霉了,其中诗人李绅便是首当其冲之人。

    其实李逢吉和李绅早在穆宗时期就结下梁子了。那时候的李绅任翰林学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很多宰相都是从这个位子提拔上来的,所以中晚唐的翰林学士常有“内相”之称,最典型的就是德宗时代的贤相陆贽。

    \t当初穆宗在位时,李绅就深受天子信任,每逢穆宗跟他讨论朝政,他都会不失时机地贬抑李逢吉。此外,凡是李逢吉有奏表递进宫中,只要让李绅看到了,通常都会利用自己的“内相”职权,不动声色地将其否决掉。

    \t对于这样一个处处跟自己叫板的人,李逢吉自然是恨得牙痒。所以早在长庆三年九月,他就曾精心做了一个局,要把李绅扳倒。

    当时御史中丞一职出缺,穆宗让李逢吉推荐人选。李逢吉二话不说就推荐了李绅。他的理由是,李绅秉性正直,为官清廉,正是肃清政风、维护朝廷纲纪的不二人选。

    \t穆宗一听,是提拔自己中意的李绅,当即批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