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俗僧人贾岛的苦吟诗-第3/3页

加入书签
    \t更让嘘唏的是,其实贾岛跟这位刘大人也是很早就认识的,甚至可以说是布衣之交。当年刘栖楚外出为官时,贾岛还声情并茂地作了一首诗《寄刘栖楚》,说等你哪天回来了,咱哥俩儿再一起把酒言欢,谈诗论道。

    \t可惜的是,人家不会再跟你谈诗论道了,甚至连正眼都不会瞧你。

    \t这两个故事版本一个温馨,一个残酷,所以后来流传较多的便是第一个版本。

    不过贾岛爱琢磨诗句却一点都不假,例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二句三年得肯定是夸张了点,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贾岛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转变的重要人物,以其工整精巧的五律、雕琢僻涩的诗风和苦吟至极的诗法影响了在他身后不计其数的大众诗人。

    最早推崇贾岛的人是唐末诗人李洞,他给贾岛铸铜像,加以膜拜。

    另一个把贾岛当成佛供起来的是南唐人孙晟,这个人的经历与贾岛有些像,但比贾岛命好,早年做过道士,入仕后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最后做到宰相。他常画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把贾岛的画像挂在墙上,早晚烧香膜拜。

    而韦庄曾上疏请追赐贾岛等进士及第,并授以拾遗补阙的爵位。

    自晚唐以后,凡从事五言律诗创作的诗人,都要主动和贾岛对标,并以此来检验自己的艺术价值。

    《全唐书》中晚唐诗人怀念和追崇贾岛的诗多达38首。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大家闻一多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贾岛开创了一个时代,晚唐五代可以被称作“贾岛的时代”。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