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宪宗元和年间,一天,贾岛骑上那匹形影不离的瘦驴,去长安郊外探望隐居的老朋友李凝。由于朋友的家比较偏僻,贾岛到了晚上才找到李凝的住处,只可惜无人在家。他见朋友隐居的地方,无邻无居,杂草丛生,池边枯树,鸟雀已栖,月下荒园,万籁俱寂。
此情此景激发了贾岛的灵感,他触景生情,在李凝的门上提了一首五律《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以此告诉朋友他来过。
\t回到家中后贾岛秉着一贯严谨的态度,久久不能入眠,总觉得第四句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妥,似乎用“敲”字更传神,最后贾岛琢磨一夜仍旧没有得出结论。
\t第二天,贾岛骑驴上街,依然在驴背上一边吟诗,一边用手不断地做着推、敲的姿势,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这时,京兆尹韩愈正在出巡,他的车队仪仗浩浩荡荡地从这条大街走过。行人见此,连忙让道。
贾岛正沉浸在“推”、“敲”二字的苦思中,忘乎所以,旁若无人,竟闯入了韩愈的仪仗队中。几个骑卒一拥而上,把贾岛架到韩愈面前。韩愈抬头一望,只见眼前站着一个穿着寒酸、长相奇特的和尚,心中不觉奇怪,就责问贾岛为何冲撞仪仗?
\t贾岛明白自己闯了大祸,惶恐之中,只好如实禀报。贾岛叙述了自己深夜访友归来,吟得诗句的经过,表白了自己为“推、敲”二字难定的苦闷,恳请韩愈恕罪。
\t韩愈没想眼前这位和尚如此酷爱诗歌,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贾岛的苦吟精神大加赞赏,还与他并辔徐行。最后,韩愈建议说:“还是用‘敲’字好些。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时分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好?”
贾岛觉得韩愈说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从此,他和韩愈便交上了朋友。
以上便是“推敲”的故事,只可惜这个故事八成是编的,最早见于五代十国何光远的《鉴戒录》。
要指出的是首先元和期间韩愈并没有当京兆尹,韩愈是在长庆二年(822年)升任京兆尹的,那时候已经是他的晚年生活了。
根据历史记载韩愈在河南当地方官的时候便认识了贾岛,也就是元和五年(810年),而且是贾岛亲自带诗去拜见韩愈的,后来两人往来频繁。
关于这个故事其实有另外一个版本,有一个叫王定保的唐末人,编过一本《唐摭言》,这本书是专门记载唐代文人雅士的佚事的,在这本书里便有这个故事的原型。
故事仍然是从贾岛骑驴作诗开始,不过这里的诗不是“僧敲月下门”,而是“落叶满长安”,贾岛作了这句诗后,怎么也想不出来该用哪句诗来配它。(叶落满长安出自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那时他还未中进士,在长安城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是思念他,便写了两首诗,这便是其中一首。)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忆江上吴处士》
不巧的是,当时贾岛的驴偏偏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t这次的京兆尹是当时有名的大权臣刘栖楚,这刘栖楚可不像韩愈那么好说话,当即叫人把贾岛绑了起来,送到大牢里关了一晚上。
\t更让嘘唏的是,其实贾岛跟这位刘大人也是很早就认识的,甚至可以说是布衣之交。当年刘栖楚外出为官时,贾岛还声情并茂地作了一首诗《寄刘栖楚》,说等你哪天回来了,咱哥俩儿再一起把酒言欢,谈诗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此情此景激发了贾岛的灵感,他触景生情,在李凝的门上提了一首五律《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以此告诉朋友他来过。
\t回到家中后贾岛秉着一贯严谨的态度,久久不能入眠,总觉得第四句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妥,似乎用“敲”字更传神,最后贾岛琢磨一夜仍旧没有得出结论。
\t第二天,贾岛骑驴上街,依然在驴背上一边吟诗,一边用手不断地做着推、敲的姿势,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这时,京兆尹韩愈正在出巡,他的车队仪仗浩浩荡荡地从这条大街走过。行人见此,连忙让道。
贾岛正沉浸在“推”、“敲”二字的苦思中,忘乎所以,旁若无人,竟闯入了韩愈的仪仗队中。几个骑卒一拥而上,把贾岛架到韩愈面前。韩愈抬头一望,只见眼前站着一个穿着寒酸、长相奇特的和尚,心中不觉奇怪,就责问贾岛为何冲撞仪仗?
\t贾岛明白自己闯了大祸,惶恐之中,只好如实禀报。贾岛叙述了自己深夜访友归来,吟得诗句的经过,表白了自己为“推、敲”二字难定的苦闷,恳请韩愈恕罪。
\t韩愈没想眼前这位和尚如此酷爱诗歌,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贾岛的苦吟精神大加赞赏,还与他并辔徐行。最后,韩愈建议说:“还是用‘敲’字好些。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时分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好?”
贾岛觉得韩愈说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从此,他和韩愈便交上了朋友。
以上便是“推敲”的故事,只可惜这个故事八成是编的,最早见于五代十国何光远的《鉴戒录》。
要指出的是首先元和期间韩愈并没有当京兆尹,韩愈是在长庆二年(822年)升任京兆尹的,那时候已经是他的晚年生活了。
根据历史记载韩愈在河南当地方官的时候便认识了贾岛,也就是元和五年(810年),而且是贾岛亲自带诗去拜见韩愈的,后来两人往来频繁。
关于这个故事其实有另外一个版本,有一个叫王定保的唐末人,编过一本《唐摭言》,这本书是专门记载唐代文人雅士的佚事的,在这本书里便有这个故事的原型。
故事仍然是从贾岛骑驴作诗开始,不过这里的诗不是“僧敲月下门”,而是“落叶满长安”,贾岛作了这句诗后,怎么也想不出来该用哪句诗来配它。(叶落满长安出自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那时他还未中进士,在长安城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是思念他,便写了两首诗,这便是其中一首。)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忆江上吴处士》
不巧的是,当时贾岛的驴偏偏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t这次的京兆尹是当时有名的大权臣刘栖楚,这刘栖楚可不像韩愈那么好说话,当即叫人把贾岛绑了起来,送到大牢里关了一晚上。
\t更让嘘唏的是,其实贾岛跟这位刘大人也是很早就认识的,甚至可以说是布衣之交。当年刘栖楚外出为官时,贾岛还声情并茂地作了一首诗《寄刘栖楚》,说等你哪天回来了,咱哥俩儿再一起把酒言欢,谈诗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