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喜提六个月宰相体验卡-第2/3页

加入书签
    此次藩镇之乱还让一位诗人意外登上了宰相之位,这位诗人便是元稹。

    早在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前,元稹就因为得罪宦官而被贬到江陵、通州等地,在唐穆宗即位后,才和白居易一起回到长安,任祠部郎中、知制诰。

    此时白居易也在中书省知制诰,而祠部郎中和白居易的主客郎中同属礼部。两人的本官和差遣官都在同一部门,老友重逢又在一起共事,本来是极美好的事,可这时朝中的一些非议让他听了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之前元稹和白居易是十分痛恨扰乱朝政的宦官的,还因此数次遭到贬谪。元稹甚至被宦官殴打致伤后反被倒打一耙最后给贬到江陵去(今湖北荆州)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江陵当时为荆南节度使驻地,而荆南节度的监军是宦官崔潭峻。元稹长期与宦官为敌,本以为到了江陵会受到监军的各种刁难甚至侮辱,但是崔潭峻却没有这么做。

    崔潭峻非但没有责难元稹,反而对他多有关照。后来元稹才知道这个崔潭峻原来十分喜爱诗文,而且他和其他宦官不一样,是个好人。

    这才放下警惕,后来相处久了便放下了心中隔阂和崔潭峻混到了一起。要说元稹也是走运,在穆宗即位后,崔潭峻回到内廷竟然升任为宦官集团的第三号人物——左枢密使,元稹也因而调动到尚书省任膳部员外郎。

    崔潭峻富贵了没忘记元稹,将他的作品《连昌宫词》拿给穆宗看,穆宗看了十分喜爱命崔潭峻将元稹召进宫来。一番交谈后,穆宗当天即提拔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不久又任翰林院承旨学士(即首席学士、翰林院的长官),进入朝廷权力中枢。

    元稹其实是一个看重仕途或者说有野心的人,在穆宗的宠爱和崔潭峻等大宦官的暗中支持下,元稹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的目标是当上宰相。

    而当时的宰相是裴度,裴度年纪长于白居易和元稹,是二人的前辈,曾对二人颇多关照。但此时元稹为了当上宰相,已经不择手段,决意要把裴度赶下台。

    对于白居易来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但现实是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穆宗最终罢免了裴度节度使、都统等职务,派往洛阳充任东都留守。

    裴度失势之后,元稹在宦官们的直接支持下自然而然地当上了宰相,朝廷中说元稹和宦官蛇鼠一窝的谣言就此坐实。

    元稹的上位得益于叛乱的藩镇,当时裴度主战而元稹更倾向于怀柔战策,想要安抚叛军自然就要打压主战的人,裴度明显就是牺牲的那颗棋子。

    然而被赦免反叛又被封官的成德军大将王庭凑却不是个好打发的人,仍然围困着深州,深州刺史牛元翼危在旦夕不断向朝廷告急求援。

    元稹怕朝廷回心转意召回裴度,但王凑庭又必须杀。为了在皇帝重用裴度之前解决这问题他暗中策划了一条“妙计”,想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王凑庭。

    他通过一个叫作于方的人结识了两个江湖侠士于友明、王昭,据称二人长期云游燕赵一带,武艺高强,熟悉成德军内部情况,他们可以潜入深州,救出牛元翼,甚至刺杀王庭凑,促成罢兵。

    为了方便二位侠士行动,元稹未经其他宰相商议同意,擅自书写了盖有吏部、兵部大印的空白告身(任命官员的文件)二十份,交给二侠,授权其酌情给赐。

    可是元稹这事情办得实在太不周密,居然很快就被人知道了,更可怕的是,元稹的做法还被人告发是准备谋杀裴度。\t穆宗和其他几位宰相都非常震惊,命三法司及神策军、京兆府联合调查此案,经过一阵折腾(元稹曾一度被软禁在家),最终证明所告不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