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用一首诗杀死一个女人

加入书签


    年轻的穆宗十分爱好诗文,推崇文采斐然的士人。白居易诗名盖世早被穆宗仰慕已久,他一即位就着手将宪宗所贬逐的一批文士们纷纷召回朝廷,其中自然少不了白居易。

    穆宗所任用的宰相也与白居易颇为相投。除了宪宗时已在位的裴度、令狐楚、崔群均与白居易关系相善之外,新上任的萧俛、段文昌均是以文学见称的名士,与白居易有着天然的亲近。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而去,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元和十五年四月,白居易接到诏书改授刑部司门员外郎。次月,在外漂泊五年白居易再度回到长安。白居易当时文名盖世,又是前朝旧臣,因此深得穆宗敬重。

    白居易在司门员外郎的位置上才坐了大半年,元和十五年十二月,白居易又接到诏书,穆宗任命他为礼部主客郎中(从五品上)、知制诰。知制诰是中书省负责审核、起草制书的官员,随侍皇帝,执掌机要,地位十分显赫,其职能近似于翰林学士,但相对而言其独立性更强地位也更高。

    白居易再次进入了中央权力核心,有了发挥才华的大舞台。更让他高兴的是,自从被贬江州以来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弟弟白行简也被任命为左拾遗,兄弟两人都能在皇帝身边工作,以时人眼光来看,是一件非常荣耀的美事。

    只是这一年也是白居易留下污名的一年,这一切要从一个叫做关盼盼的女人说起。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白居易还在校书郎任上时途径徐州,诗迷张愔特地设宴款待,并让爱妾关盼盼侍奉酒席。

    当时的白居易,已经是唐朝最声名显赫的大诗人,天下遍布他的粉丝,关盼盼就是其中之一,与偶像近距离接触她自然欣喜万分。

    席间,关盼盼侍酒完毕,先是献唱了一曲白居易的代表作《长恨歌》,然后又跳了一支最拿手的“霓裳羽衣舞”,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白居易当场写诗相赠,其中有言:“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夸关盼盼的美貌风情,堪比花中之王的牡丹。

    两年后,张愔不幸早逝,一众妻妾跑没影了,只有关盼盼痴心不改,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从此闭门谢客,吃斋念佛,立志终身不改嫁,为亡夫守节到死。

    此时的关盼盼,年仅20岁,正值青春年华,兼有倾城绝色,又曾是红极一时的头牌名妓,此番守寡,自然有很多青楼妓馆邀她重归风尘,也有很多曾经的“恩客”愿意一掷千金纳她为妾,但统统被关盼盼断然拒绝。

    关盼盼在燕子楼一住就是15年,始终心如磐石,冰清玉洁。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张愔的部下张仲素升任为司勋员外郎,到达长安后他特地去拜访了白居易,并向白居易讲述了关盼盼为夫守节的感人事迹。白居易听后颇有感触,当即提笔写下一首《感故张仆射诸妓》: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诗题中的“张仆射”即张愔,“诸妓”又写作“诸奴”,即张愔的爱妾,尤指关盼盼。

    全诗大意是:当初张愔不惜重金买下关盼盼,赢得如花美妾,培养她歌舞技能,怎奈人心凉薄,一旦身死,佳人却不愿相随。

    言外之意就是:张愔有恩于关盼盼,关盼盼却不懂感恩,所谓的守节终身也不过是沽名钓誉,如果真的是贞洁烈女,为什么不随夫殉葬呢?

    白居易的这首《感故张仆射诸妓》,满满的都是对关盼盼忘恩负义的讽刺,所以不久之后,当关盼盼亲眼看到了这首诗,不堪其辱的她,竟然绝食明志,10日后活活饿死,芳魂追随亡夫张愔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