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被刺,白居易仗义执言反被贬-第3/3页

加入书签
    \t权贵的中伤,使得白居易有口难辩,悲愤莫名。

    \t最终,白居易遭到贬官。先是叫他去做长江以南边远地区的刺史,接着,一个叫王涯的中书舍人落井下石,说白居易的罪太大,不配做一州之长,于是追回前诏,改作“江州司马”。

    \t白居易的至交元稹听闻友人遭贬江州心痛不已,身在病中的他提笔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凄怆诗篇: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t王涯本来是白居易以前在翰林院的同事,在元和三年(808年)的对策案中,白居易作为复策官极力维护原来的结果,其实也是在帮助王涯。

    如今王涯竟然恩将仇报、落井下石,可谓卑劣,这对白居易的精神打击是十分巨大的,也让白居易深刻领略了世道人心的险恶。

    王涯之所以做出这么阴险的事情,显然是在讨好吐突承璀和当朝宰相,果然,一年之后,王涯就取代了韦贯之,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登上了宰相之位。

    \t这次遭贬谪的经历,几乎完全改变了白居易的人生走向。

    \t在谪迁中,他常常以“忠而被谤”的屈原、“明时见弃”的贾谊自况,可见其承受的冤抑与忧愤是何等深重。

    \t或许当年他以笔怒斥一众权贵时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如今早已不再是清臣当道的大唐盛世,或许是他天真了,又或许是他也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t正如元稹被贬江陵时写下五首《放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次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相呼应。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t这便是其中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t白居易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真相大白,被世人所谅解。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