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在边塞诗盛行的中唐这首诗不同于高岑、卢纶那般气势磅礴可谓想象丰富、构思新奇。韩愈立马将此诗分享给皇甫湜(shí),没想到平日高傲的皇甫湜看了也是大为赞叹,两人一看署名摸着胡子大笑,“李贺这小子真心不错啊。”
当晚韩愈便与皇甫湜约定,次日就去造访李贺,会他一会。
次日见到韩愈、皇甫湜的李贺那是高兴的泪流满面,可两位大人显然不是来蹭饭的,是想当面考一考这李贺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不是请别人代笔的。
李贺一听这不是机会来了吗,立即作出一首《高轩过》,又是拍马屁又是诉苦。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有谁会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呢,韩愈、皇甫湜看了诗很是高兴,于是邀请李贺同乘马车,在酒楼里一醉方休。后来这事一传出来,李贺算是彻底火了。
在李贺时来运转之时,然天有不测风云,其父病逝的噩耗很快传来,按规矩李贺得回家守丧三年,第一次科考还没开始就此宣布结束,一切就好像黄粱一梦。
810年,守孝期满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他在应试时写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13首诗词中不乏“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等佳句。
那年秋天,天气微凉,河南府衙前,一群人围在衙门门口看榜,李贺被挤在后头就是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啥。这时一位同学从前方探出头来,看到李贺连忙双手作揖,“恭喜李兄,府试第一。”
不知道李贺长什么样的人听到这话立马投来目光,“原来这就是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李贺,果然一表人才。”
只是等到秋试的时候,命运又和李贺开了一个玩笑。李贺左等又等都没有等来准考证,一问才知竟然是有人举报他犯父讳,吊销了进士准考证。
不得不感叹这人与人之间的恶意竟如此之大,嫉妒就算了,连理由都找得如此荒唐,真是无所不用极其。
那咱就来说说啥是父讳。避讳,是古时社会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总之就是说李贺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他为了避父讳,终身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听说了李贺这件事气得直拍桌子,简直是岂有此理。韩愈太知道一个人走到这一步有多么不容易啊,想当年他十九岁取得乡贡资格后,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不第。第二次,不第。第三次,还是榜上无名。终于第四次参加考试,进士登第,却已经二十五岁。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接下来等待韩愈的是吏部授职铨选考试。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落榜。第三次,仍然榜上无名。其间韩愈四处上书自荐,到处拜谒奔波,依然毫无音讯进展。那时的韩愈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或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32岁这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铨选,才正式走上仕途之路。
回顾往昔,韩愈同情之心顿起,于是悲愤中写了一篇《讳辩》声援李贺,在文中发出了犀利的质问:“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那要是父亲叫‘仁’,儿子还做不做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当晚韩愈便与皇甫湜约定,次日就去造访李贺,会他一会。
次日见到韩愈、皇甫湜的李贺那是高兴的泪流满面,可两位大人显然不是来蹭饭的,是想当面考一考这李贺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不是请别人代笔的。
李贺一听这不是机会来了吗,立即作出一首《高轩过》,又是拍马屁又是诉苦。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有谁会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呢,韩愈、皇甫湜看了诗很是高兴,于是邀请李贺同乘马车,在酒楼里一醉方休。后来这事一传出来,李贺算是彻底火了。
在李贺时来运转之时,然天有不测风云,其父病逝的噩耗很快传来,按规矩李贺得回家守丧三年,第一次科考还没开始就此宣布结束,一切就好像黄粱一梦。
810年,守孝期满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他在应试时写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13首诗词中不乏“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等佳句。
那年秋天,天气微凉,河南府衙前,一群人围在衙门门口看榜,李贺被挤在后头就是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啥。这时一位同学从前方探出头来,看到李贺连忙双手作揖,“恭喜李兄,府试第一。”
不知道李贺长什么样的人听到这话立马投来目光,“原来这就是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李贺,果然一表人才。”
只是等到秋试的时候,命运又和李贺开了一个玩笑。李贺左等又等都没有等来准考证,一问才知竟然是有人举报他犯父讳,吊销了进士准考证。
不得不感叹这人与人之间的恶意竟如此之大,嫉妒就算了,连理由都找得如此荒唐,真是无所不用极其。
那咱就来说说啥是父讳。避讳,是古时社会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总之就是说李贺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他为了避父讳,终身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听说了李贺这件事气得直拍桌子,简直是岂有此理。韩愈太知道一个人走到这一步有多么不容易啊,想当年他十九岁取得乡贡资格后,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不第。第二次,不第。第三次,还是榜上无名。终于第四次参加考试,进士登第,却已经二十五岁。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接下来等待韩愈的是吏部授职铨选考试。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落榜。第三次,仍然榜上无名。其间韩愈四处上书自荐,到处拜谒奔波,依然毫无音讯进展。那时的韩愈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或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32岁这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铨选,才正式走上仕途之路。
回顾往昔,韩愈同情之心顿起,于是悲愤中写了一篇《讳辩》声援李贺,在文中发出了犀利的质问:“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那要是父亲叫‘仁’,儿子还做不做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