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白居易得知此事,立即上疏劝谏,为好兄弟求情,说元稹为监察御史时,所弹劾的都是天下藩镇,这些人皆怨恨元稹,将他贬到地方,不是羊入虎口吗?
唐宪宗早已经对白居易不耐烦哪听得进他的话,于是维持原诏。
\t元稹被贬那天,白居易在长安街中相送,两人在马上道别,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别,也是理想道路上的一大挫败。
江陵之贬,使元稹开始对自己所奉行的正义失去信心,此后十余年几乎都过着困顿的贬谪生活。
他认为,自己此次出京是负气而行,说:“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思归乐》)
\t元稹栽跟头了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必然趋势,与元稹同样得罪无数人的白居易自然离倒霉也不远了。
\t元和五年(810年)五月,着征讨王承宗的战事陷入僵局,白居易连上三篇《请罢兵状》,其第三状中言:“不然,则臣合得罪;不然,则陛下罢兵。”
也就是要么你降罪于我,把我办了,要么就罢兵停战,只有这两个选择。这简直就是要和宪宗摊牌。
\t正在这个时候,白居易左拾遗的两年任期届满,按惯例本应可以擢授门下省的左补阙(从七品上),甚至超擢尚书员外郎(从六品上),但是,宪宗却叫大宦官梁守谦亲自跑到白居易的家中,询问白居易的意见。
\t表面上看,这是对白居易的极大恩宠,“其官可听自便奏来”,但实际上是在暗示:“你已经不能按正常渠道升迁了,赶快另谋出路吧。”
\t白居易在宪宗身边待了这么久,对宪宗的想法自然心领神会,于是,他要求离开门下省,出任京兆府户曹参军(正七品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唐宪宗早已经对白居易不耐烦哪听得进他的话,于是维持原诏。
\t元稹被贬那天,白居易在长安街中相送,两人在马上道别,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别,也是理想道路上的一大挫败。
江陵之贬,使元稹开始对自己所奉行的正义失去信心,此后十余年几乎都过着困顿的贬谪生活。
他认为,自己此次出京是负气而行,说:“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思归乐》)
\t元稹栽跟头了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必然趋势,与元稹同样得罪无数人的白居易自然离倒霉也不远了。
\t元和五年(810年)五月,着征讨王承宗的战事陷入僵局,白居易连上三篇《请罢兵状》,其第三状中言:“不然,则臣合得罪;不然,则陛下罢兵。”
也就是要么你降罪于我,把我办了,要么就罢兵停战,只有这两个选择。这简直就是要和宪宗摊牌。
\t正在这个时候,白居易左拾遗的两年任期届满,按惯例本应可以擢授门下省的左补阙(从七品上),甚至超擢尚书员外郎(从六品上),但是,宪宗却叫大宦官梁守谦亲自跑到白居易的家中,询问白居易的意见。
\t表面上看,这是对白居易的极大恩宠,“其官可听自便奏来”,但实际上是在暗示:“你已经不能按正常渠道升迁了,赶快另谋出路吧。”
\t白居易在宪宗身边待了这么久,对宪宗的想法自然心领神会,于是,他要求离开门下省,出任京兆府户曹参军(正七品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