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水驿事件,元稹被宦官暴打-第2/3页

加入书签
    \t在拜左拾遗(从八品上)期间,白居易仍充翰林学士。唐代的翰林学士在内廷侍从皇帝,起草诏书,地位十分显要,就算表现不好,和皇帝混个脸熟总是不错的,所以这是当时认为很有前途的“美官”。

    \t但翰林学士是一种差遣官,不载于《六典》,没有固定品级,一般以侍郎、郎中、员外郎等中高级官员来兼任的比较常见。

    白居易以正九品的县尉、从八品的左拾遗充任翰林学士,可谓是超资破格的提拔,因为唐宪宗非常欣赏白居易的文才,尤其是喜欢他写的《秦中吟》等反映民生的讽喻诗,因而对他特别赏识。

    \t刚开始,唐宪宗对白居易是十分信任,甚至有一点宠爱的。\t白居易曾当面和宪宗争吵,甚至当众说:“是陛下错!”让旁人都为他捏一把汗。起初唐宪宗也许确实是没放在心上的,但日子久了,对年轻耿直的白居易也不免厌烦起来。

    \t毕竟唐宪宗当初提携白居易更多是看重他的诗文的,想要闲暇之余拉他谈谈诗和远方,而不是让他来挑刺给自己找不悦的,奈何白居易错意了。

    \t更重要的是,白居易曾支持牛僧孺等新进士反对宦官专权的言论,因而得罪了大宦官吐突承璀和宰相李吉甫,后来又极力反对吐突承璀任讨伐叛镇王承宗的统帅,可以说和吐突承璀已经处于势不两立的境地,皇帝要是待见他才怪呢。

    \t元和四年(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甚至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剑南节度使严砺。\t严砺一家人当年护驾有功,深受皇帝信任。

    但严砺在任时,为人贪残,士民不堪其苦,他以平叛为由,征收涂山甫等八十八家资产、奴婢为己用,又借朝廷之名,向农民多征收两、三年的苛租。

    很多被害者控告无路,只有流亡他乡。

    \t元稹到剑南后,亲身访问受压迫的百姓,为他们伸冤。

    这些被严砺欺压多年的受害者一时间纷纷向元稹诉苦,“蛮民詀諵诉,啮指明痛癏。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t之后,元稹上书弹劾当地官员擅自搜刮百姓庄宅、奴婢和钱粮,要求他们将抄没的归还本主,被卖掉的亦赎回归还,严令禁止加征钱、米、草等,并榜示乡里,让百姓知晓。

    \t当时藩镇势力庞大,朝廷只能短暂地缓和矛盾,于是下诏,除了已于当年去世的严砺不再追究,其属下一帮官吏各罚两个月俸禄。

    元稹的大胆举措让白居易为之赞叹:“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t元、白对宦官、藩镇深恶痛绝,整天怒怼,而这些权贵、豪强也对他俩心生忌惮,早想找机会整他们。

    第二年,元稹途径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的敷水驿回京,就被宦官打了一顿。

    \t敷水驿只有一个正厅,元稹先到,就在厅内歇息。正好仇士良为首的一伙宦官也来到驿站,他们见元稹没有让出正厅,也没有出来迎候他们,顿时大怒,一伙人将元稹赶了出来。

    元稹双拳难敌四手,要打也打不过,拿起靴子就跑。宦官不依不饶,拿出马鞭直接朝元稹的脸上狠狠抽打。这就是“敷水驿事件”。

    \t事情发生后,宦官恶人先告状,尽管众多大臣都为元稹辩护,奈何当时宦官气焰嚣张,皇帝也不敢得罪,于是颠倒黑白降罪元稹,将他贬到江陵。

    \t白居易得知此事,立即上疏劝谏,为好兄弟求情,说元稹为监察御史时,所弹劾的都是天下藩镇,这些人皆怨恨元稹,将他贬到地方,不是羊入虎口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