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继位,武元衡再被重用

加入书签


    唐宪宗即位,永贞党被贬无可避免,但有贬就有赦或者升。

    武元衡便是其中之一,而深受德宗喜爱的他之前为什么会被贬还得从永贞党说起。

    804年(贞元二十年),这位状元出身的左司郎中在连升三级后再次被升为御史中丞,掌监察执法,举弹劾之事。

    武元衡升官如此快既得益于德宗的喜爱也是因为他确实能力出众,工作认真。

    805年,唐顺宗继位,永贞党上位,王叔文很上便看上了武元衡。

    他立即派人游说元衡加入朋党,可惜被婉言谢绝。

    在安葬德宗时,元衡担任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革新派主要人物)又请求让武元衡当仪仗判官,想拉近和武元衡的关系。

    但武元衡因为与王叔文不和,拒不答应。王叔文向来心狠手辣,若人才不能为他所用他便要摧毁,于是肆意诽谤,随便编了一个理由将元衡罢职,改任太子右庶子。

    好在唐顺宗只当了一年皇帝,王叔文倒台得很快,而武元衡的主子太子却登上了皇位,作为身边人唐宪宗肯定是要提拔的。

    唐宪宗很快以武元衡忠君伺主的理由将他升迁至中丞,再任户部侍郎。

    再说说之前被贬阳山的韩愈吧。

    公元803年,关中大旱,百姓们忍饥挨饿、流离失所,街上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t身为京兆尹的李实却对上封锁消息,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康。

    \t唐德宗一听没事,便收回减免租税的诏令,这让亲眼目睹严重灾情的韩愈出离愤怒。

    \t第二天一早,韩愈把《论天旱人饥状》呈于殿上,将真实情况铺展在德宗面前。

    \t却不想,德宗不仅没有怪罪李实,还听信其谗言,把韩愈贬到了广东阳山县,这一切只是因为李实对德宗有过知遇之恩。

    阳山这个地方又穷又偏僻,人烟稀少,来到这里的韩愈心中是十分苦闷的,但要问韩愈后悔吗,答案一定是至死不悔。

    \t805年,永贞党倒台时他便被赦免,调任江陵法曹参军。只是可惜这个官依旧是个小官,韩愈的失意还在继续。

    但即使如此,韩愈竟然还在为好朋友孟郊着想,这样的好兄弟只能说世间罕有。

    806年,韩愈举荐孟郊给河南尹郑馀庆,盂郊才被任命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之前快要饿死的孟郊定居洛阳,生活稍有宽裕。

    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来看看孟郊及第后的生活。

    之前便说过进士及第之后不是马上可以授官的,需要等待官职空缺,然后在通过吏部举行的诠选得到授缺。

    看完长安花之后,孟郊的春风得意也就只限于那一天,之后苦苦等待了差不多4年,才得到了一个官职--溧阳县尉。

    \t县尉这个官职,也是很多人仕途的起点,比如白居易,比如高适。

    \t可是对于年近五十期盼了很久的孟郊来说,他已经没有多少奋斗的时日了,这无疑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t县尉这个岗位呢,说的好听点呢,是掌管一个县的治安啊纠纷啊这些的,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给县令、县丞打下手的。

    \t总之,很不开心,随后他竟然来了个消极怠工,甚至旷工。没事就去溧阳城外一个叫作投金濑的地方游玩。

    有一说一这个地方确实山清水秀,不过再好玩你也别在工作的时候玩啊,这不是造反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