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八司马事件-第3/4页

加入书签
    可韦执谊坚决反对,只把羊士谔贬为偏远山区的县尉。

    王叔文怒不可遏,就在人前人后痛骂韦执谊,二人就此闹僵。

    这归根结底怪在二人的性格和处世方法差别太大。

    王叔文心狠手辣,难以容人;而韦执谊性情则相对比较柔和,处事方式比较委婉,做事心眼多。

    其实在此之前,他们便因为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他的心腹刘辟来长安秘密会见王叔文的事情出了分歧。

    那韦皋想与王叔文做一笔交易,韦皋给王叔文提供兵马保障,而王叔文则帮他扩大地盘。

    但刘辟竟然以威胁的口气要王叔文合作,王叔文当场翻脸,他本就看不起韦皋这等占山为王的山大王,气得立马让韦执谊斩了刘辟。

    结果韦执谊不想得罪韦皋,再次没有听从王叔文的命令,放跑了刘辟。

    两人再次闹僵,无论韦执谊怎么解释王叔文都听不进了。

    因为在他彻底明白了,这位昔日的好友在坐上宰相之位后,在意的就不再是曾经的理想,而是他头顶的乌纱帽。

    对王叔文来说这无疑是对理想的背叛,是对改革事业的背叛,无可原谅。

    王叔文是狂热的政治家,他把政治理想看的高于一切,哪怕是献出生命。

    忠于理想没有错,但他处事的方法错了,过于激进。

    被王叔文破口大骂的韦皋肯定是不会忍气吞声的,当即给皇帝和太子上了两道奏疏。

    这两道奏疏中最让王叔文致命的就是太子一党被韦皋弄成了王叔文的政敌。

    太子一党、宦官、藩镇联手对抗王叔文,王叔文光靠一个人之将死的皇帝撑腰是远远不够的。

    可这些人还没有动手,一个坏消息便传来了,王叔文的母亲病重差不多要咽气了。

    只要他母亲一死他便要辞官守丧,这是天要亡他啊。

    王叔文一走,改革的主心骨没了,其余人便被风一吹就倒。

    贞元二十一年七月,顺宗李诵发布了命太子监国的诏书。

    当天,太子李纯在含元殿东朝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贺。

    八月,顺宗发布了命太子登基的诏书,同时自行退位为太上皇。而顺宗迁居皇城外的兴庆宫,宣布改元“永贞”。

    顺宗退位,改革党失去了靠山,政敌纷纷站出来落井下石。

    很快,这场只维持了不到五个月的永贞革新以惨烈的结局收尾。

    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淮、程异及韦执宜等八人,先后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先是被贬到远州,后改朗州。

    不过被贬朗州时,本在人生低谷的刘禹锡却还能在古人皆悲秋时却写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此豪放的诗句。

    这首《秋词》像在述说:“不就是被贬吗,多大点事,给我嗨起来。”

    这太符合他豪放乐观的心态了。

    柳宗元九月被贬为绍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805年冬,柳宗元与67岁老母,从弟柳宗一、表弟卢遵,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永州。

    那时的永州还是个蛇兽遍布,偏僻荒凉的地区。

    柳宗元虽被贬但依然心忧百姓,听闻蒋氏“专其利有三”的事例直接写下《捕蛇者说》讽刺朝廷的苛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