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成为同事-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一年韦夏卿出任京兆尹。

    他就是那个后来将女儿韦丛嫁给柳宗元好友元稹之人。

    而韦丛可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女主角。

    韦夏卿当时看上了柳宗元的才华,当即就把他留在了京兆尹当幕府。

    贞元十八年(802年),此前丁忧结束后被淮南节度使招为幕僚的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

    803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再登书判拔粹科,与他同登科的还有小7岁的元稹。

    后来便是前文所说,韦夏卿择婿元稹,元稹毅然接受,没多久便与韦丛结婚,也很快当上了校书郎。

    803年,三年四门博士期满,韩愈通过京兆尹李实的关系当选为监察御史,这个岗位虽然职级不高,但却能参与朝廷大事,前途无可限量。

    803年,柳宗元顺利升迁见习监察御史,开始能见到皇帝参加议政。

    就此韩愈、刘禹锡、柳宗元同在御史台工作,少不了要打交道。

    也是在那时柳宗元结识了太子侍读王叔文,与刘禹锡的经历如出一辙。

    由于与王叔文政见相同很快又升礼部员外郎,那是其父奋斗一辈子都没有爬到的位置。

    796年,三年丧期服满,柳宗元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当起了图书馆管理员。

    同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为连理枝,只是杨氏身患顽疾,婚后三年便病逝。

    798年柳宗元通过博学鸿词科,担任集贤殿正字,虽然是一个九品官但离皇帝近啊,还怕升不了官吗。

    这段时间柳宗元阅读了大量皇家藏书又认识了不少同僚,和刘禹锡、韩愈都有所来往。

    从这看来柳宗元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似乎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三人的政治理念却并不相同。

    当时,刘禹锡、柳宗元和王叔文一党谋划改革,整治当时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的局面,维护中央集权。

    韩愈对激进的改革却不苟同,而且他十分厌恶王叔文一党,虽然欣赏刘柳的才华,却担心他们被奸人利用。

    803年,京城大旱,民不聊生,朝廷决定免除这一年的租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然而京兆尹李实却说:“虽然有点旱情,但是庄稼收成好得很,百姓安居乐业,交点租税不影响生活。”

    于是长安百姓在这饥荒之年,为了交税,不得不拆屋卖瓦,贩卖妻儿,忍饥挨饿。

    韩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顾不上自己还在试用期,也没空顾忌李实的权势和对自己的提拔,果断实名写了一封举报信。

    陈述京城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及某位高官谎报灾情,鱼肉百姓的事实。

    并建议朝廷停征租税,来年收成好了再收取,让百姓恢复生产。

    信提交上去后,皇帝表示赞许,百官为韩愈的勇气点赞,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李实没有收到惩罚,韩愈却被贬广东阳山。

    韩愈被贬,再无人劝阻柳宗元和刘禹锡与王叔文、王伾等人的政治密谋。

    说起王叔文和王伾来,这两个人都是真正的草根。

    他们都来自大唐的东南边陲,出身寒门,资历浅薄,既无世族背景,也无政治根基。

    尤其让满朝文武鄙夷不屑的是,这两人都不是进士出身。当年他们之所以能进入朝中,并且留在太子李诵身边,皆因二人均有一技之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