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那是一个崇尚诗歌的年代,无数人想着靠写诗发达,可怎么让自己的诗声名远播,烟花之地是为首选也。
\t薛涛凭借自己的才貌双全,很快结识了不少大人物,算是名声在外。
\t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个巨大的生命转折就将到来。?783年,唐朝发生了史上著名的泾源之变,差点断送了大唐江山,却也让韦皋功成名就。
\t那时的韦将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无数人想着拍他马屁。上任前一天,一众官员忙于第二天的欢宴会。为了讨好韦将军,他们知道一般的庸脂俗粉是上不得台面的,最后在官妓名单中圈出了才色俱佳德艺双馨的薛涛。
\t韦皋上任那天,酒过三巡,为助兴压轴出场的薛涛果然不负众望,她扬起玉臂提笔写下四行诗句: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t这首《谒巫山庙》通过写巫山庙引出宋玉的《高唐赋》,规劝皇帝不应像楚襄王那般心往神女沉迷女色而荒废朝政,又将自己比作巫山庙(高唐在此诗中即指巫山庙)里的柳叶,一心为国家而忧却无人赏识唯有独自惆怅。
\t早就听闻薛涛才气的韦皋看完此诗拍案叫绝,他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能有如此见地,有如此爱国情怀,顿时决定招薛涛入府常伴左右。
\t这首诗让薛涛让声名鹊起,从此韦府每有盛宴必有薛涛的身影,而她也成为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韦皋任节度使时,随着接触的增多,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向朝廷打报告,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为薛涛申请“校书郎”一职。
\t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t后来因为西川监军的阻止和反对,韦皋便没有上奏,可在他的地盘终究还是他说了算,在韦皋的力挺下她当起了没有官衔的校书郎,从此,“女校书”之名在当地不胫而走。
\t都说人红是非多,蜀地许多官员为了求见韦皋,都盼着通过薛涛这个红人来引见,于是纷纷给薛涛送礼贿赂她。
\t薛涛不懂官场的水深,通通收下。尽管她悉数上交,但韦皋知道后还是恼羞成怒,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韦皋一气之下将她发配至松州(四川松番)为营妓,杀鸡儆猴。
\t初来到松州的薛涛,见到边境将士的处境以及听闻吐蕃不断进犯的消息,她开始同情边境将士于是写下了《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t第一首诗说自己亲自到了边塞,才知道了这里的生活之苦。她同情那些戍边战士,想唱支曲子以表慰问,但是不好意思把过去酒席宴上的曲子唱给这些战士们。她委婉地把将帅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士卒艰辛的生活做了对比,心中不乏带着对边帅奢糜生活的讥讽。
\t第二首诗说边塞的吐蕃屡次违命,制造事端,入侵唐朝,北方报警的烽烟不断传来真令人发愁。然而带兵镇守边塞的节度使不发怒,不对付,却对一个弱女子的小小过失,大发雷霆,严厉制裁,罚赴边地。这时的她其实心里是埋怨韦皋薄情寡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t薛涛凭借自己的才貌双全,很快结识了不少大人物,算是名声在外。
\t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个巨大的生命转折就将到来。?783年,唐朝发生了史上著名的泾源之变,差点断送了大唐江山,却也让韦皋功成名就。
\t那时的韦将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无数人想着拍他马屁。上任前一天,一众官员忙于第二天的欢宴会。为了讨好韦将军,他们知道一般的庸脂俗粉是上不得台面的,最后在官妓名单中圈出了才色俱佳德艺双馨的薛涛。
\t韦皋上任那天,酒过三巡,为助兴压轴出场的薛涛果然不负众望,她扬起玉臂提笔写下四行诗句: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t这首《谒巫山庙》通过写巫山庙引出宋玉的《高唐赋》,规劝皇帝不应像楚襄王那般心往神女沉迷女色而荒废朝政,又将自己比作巫山庙(高唐在此诗中即指巫山庙)里的柳叶,一心为国家而忧却无人赏识唯有独自惆怅。
\t早就听闻薛涛才气的韦皋看完此诗拍案叫绝,他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能有如此见地,有如此爱国情怀,顿时决定招薛涛入府常伴左右。
\t这首诗让薛涛让声名鹊起,从此韦府每有盛宴必有薛涛的身影,而她也成为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韦皋任节度使时,随着接触的增多,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向朝廷打报告,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为薛涛申请“校书郎”一职。
\t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t后来因为西川监军的阻止和反对,韦皋便没有上奏,可在他的地盘终究还是他说了算,在韦皋的力挺下她当起了没有官衔的校书郎,从此,“女校书”之名在当地不胫而走。
\t都说人红是非多,蜀地许多官员为了求见韦皋,都盼着通过薛涛这个红人来引见,于是纷纷给薛涛送礼贿赂她。
\t薛涛不懂官场的水深,通通收下。尽管她悉数上交,但韦皋知道后还是恼羞成怒,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韦皋一气之下将她发配至松州(四川松番)为营妓,杀鸡儆猴。
\t初来到松州的薛涛,见到边境将士的处境以及听闻吐蕃不断进犯的消息,她开始同情边境将士于是写下了《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t第一首诗说自己亲自到了边塞,才知道了这里的生活之苦。她同情那些戍边战士,想唱支曲子以表慰问,但是不好意思把过去酒席宴上的曲子唱给这些战士们。她委婉地把将帅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士卒艰辛的生活做了对比,心中不乏带着对边帅奢糜生活的讥讽。
\t第二首诗说边塞的吐蕃屡次违命,制造事端,入侵唐朝,北方报警的烽烟不断传来真令人发愁。然而带兵镇守边塞的节度使不发怒,不对付,却对一个弱女子的小小过失,大发雷霆,严厉制裁,罚赴边地。这时的她其实心里是埋怨韦皋薄情寡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