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节度使韦皋与薛涛的孽缘

加入书签


    同月,吐蕃发兵十万入侵川西,又征调与自己和好的南诏兵力数万,屯于泸水之北,而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正是韦皋。

    韦皋何许人也?还得从泾源兵变说起,当时泾源士兵造反攻入长安,德宗被迫逃出都城。好在当时韦皋临危不乱,他慨然起兵举义,力抗叛军,在收复长安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唐德宗嘉奖,特授为奉义节度使。于第二年入朝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又一年,他被朝廷派到唐朝的大后方,具有重大战略地位的四川任剑南节度使。

    既然说到韦皋就不得不提一位女诗人——薛涛。

    公元770年左右,大唐诗坛两颗璀璨之星相继陨落,杜甫在忧郁中病逝于流浪的舟中,岑参死于蜀中的寓所,同期后来被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诞生在长安的一个士族家庭。

    \t那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混乱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犯边,关中还因大旱闹饥荒,导致米斗千钱,无数人冻死饿死。

    \t薛涛的父亲薛郧(yún)是个人微言轻的小官,虽然官阶低俸禄少,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可以。薛郧多年无子,薛涛的到来让薛父老泪纵横。

    \t薛郧学识渊博,兼修音律,从小就教薛涛吟诗作文,琴棋书画样样不落,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t薛涛八岁那年,她父亲看庭中有一棵梧桐树开得茂盛,便以“咏梧桐”为题做诗,随即说出“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然后又让薛涛来续写,想试一试她的才华。

    \t薛涛应声而吟:“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t父亲听了很是高兴女儿如此聪慧,可转念一想这迎来送往的却不是什么好兆头,为此还难过了很久。

    \t薛郧为官清廉,性格耿直,敢于说真话针砭时弊。

    \t两年后便由于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四川当县丞,薛涛也只能随父母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搬到了遥远的四川成都。

    \t公元784年,注定是薛涛最悲伤的一年。这一年,“蝗遍远近,草木无遗,惟不食稻,大饥,道殣相望。”

    \t什么叫道殣相望?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这里尽管说的是关中,但成都也难以独善其身。

    \t这一年,中原内战又起,皇帝被迫逃往汉中,为了支持朝廷平叛,蜀地赋税更重了,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成都不至于道殣相望,但饿死街头的人肯定有。

    \t这一年,薛涛父亲出了意外。他在出使南诏时染上了瘴疠而英年早逝。

    \t长期依赖父亲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一下没了精神气,很快就病倒在床,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没了,生活一下陷入了穷困潦倒之中。

    公元785年,迫于生计,14岁的薛涛在她及笄之年加入乐籍,成为了一名官妓。

    \t中国历史上的妓,由宫妓、营妓、官妓、家妓和民妓组成。

    \t宫妓的档次最高,服务于皇帝的;营妓是服务于军队军官和士兵的,直白一点说有点类似日本二战期间的慰安妇;官妓,顾名思义,官府之妓,是服务于各级地方官员的妓女;而家妓则是达官贵人家养的;而民妓,可能更接近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妓女,活跃于市井。

    \t在这五类类型的妓女中,前三类有朝廷正式编制(乐籍),她们是体制内的,尽管没有政治地位且卑贱,但至少养家糊口没有问题,由朝廷财政供养。

    \t那是一个崇尚诗歌的年代,无数人想着靠写诗发达,可怎么让自己的诗声名远播,烟花之地是为首选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