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公主和亲回纥,白居易作咏昭君二首-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李泌没有放弃,他据理力争,“当年让陛下受耻的是登里可汗,而登里可汗是被现任可汗合骨咄禄杀的,有功于陛下,理应接受封赏,又怎么会和陛下有仇呢?”

    可是尽管李泌占理,但德宗就算拉不下面子,一连否决了李泌十几次,弄到最后李泌只能以罢官威胁。

    德宗自然是积极挽留这位老臣,李泌见机又是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不断洗脑德宗,最终德宗终是有些动摇。

    德宗心里也是有苦啊,他说:“朕和回纥结怨已久,多次拒绝回纥和亲之请,现在主动提出和解,对方恐怕是不会答应并且还会嘲笑我们啊。”

    李泌听到此立马给德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我可以马上写信给回纥可汗,告诉他若想和亲,必须答应五个条件。一、向陛下称臣;二、向陛下称子;三、每次派来的使团不超过二百人;四、每次用马匹与我朝互市不得超过一千匹;五、不得以任何理由挟持汉人出塞。如果回纥可汗答应这五条,陛下才应许和亲。”

    经过李泌的软磨硬泡最终德宗答应了这次和亲。贞元三年九月中旬,德宗承诺将咸安公主将给回纥的可汗,以结秦晋之好。

    贞元四年(788年)十月,回纥可汗派他的妹妹、回纥国相等一千余人浩浩荡荡来到长安,那日的长安街上十分热闹,白居易与李平便在其中。

    白居易见此有感当年王昭君出塞之事,又或者心里对唐朝统治者的无情感慨万分,于是当即作下了《王昭君二首》。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此诗读来让人心里隐隐作痛,想起昔日谁人曾言只有弱国才需要用女子和亲来联盟,想不到曾经的大唐盛世如今已经堕落至此。

    此诗后四句读来尤使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诗言昭君见汉朝来使就要离去心里思乡之愁又多了几分,然而她只能让使者带个口信回去,信中问朝廷何日才能用黄金将她赎回,倘若皇帝问起她的容颜,可千万不要说她已远不如当年在宫里那么动人。

    我想很多人虽然看得懂大致意思,但对于最后两句却还是不怎么明白。

    这两句的大致意思是:如若她能被赎回,那绝不会是由于皇帝的慈悲,而是由于自己的美色还能被皇帝看上,因此才要在口信中说千万不要说自己已经容颜色衰。

    很显然白居易这是在嘲讽皇帝的无能与好色,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深的见解,也许也正是因为年轻才敢如此放肆吧。

    那一年他十七岁,凭此二诗在长安再度出名。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