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在与吐蕃的僵持中,大唐王朝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德宗准备废除太子李诵,改立舒王李谊为太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李诵的丈母娘郜国大长公主犯事了,而且犯的事实在让人不可原谅,她竟然在外面偷男人。
偷男人就算了,还偷的多,偷的多就算了,还偷朝中大臣,这你让皇帝怎么想。
德宗本就是没有安全感的皇帝,这一心想你这是拉拢朝中大大臣要造反的节奏,那为什么要怪到李诵头上就显而易见了,德宗认为受益最大的就算李诵了。
再加上之前朝中本来就有许多看不爽这大长公主的皇亲国戚,这次收集了证据立马就把这事捅到皇帝那去了,弄得人尽皆知,德宗要是还不做个表态那群老臣还不得天天拿这事说事。
于是德宗立马把长公主软禁在皇宫里,又把李诵叫到跟前臭骂一顿,既是试探也是敲山震虎。
可李诵冤啊,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事,为了给自己洗脱嫌疑他立马提出休了萧氏,断绝与这母女俩的关系,德宗这才稍微平息怒火。
可这念头一旦动了就久久难以忘怀,德宗立马就找来了四朝元老宰相李泌商量,德宗说:“舒王已经长大了,又孝顺又宽容仁厚,朕打算立他为太子。”
李泌听了吓一跳,随后将一惊天秘密说了出来:“你对亲生儿子尚且如此生疑,现在却说你的侄子仁孝,想要立他为太子,那日后恐怕是更加无法安心。”
德宗脸色铁青:“放肆,你为何离间我们父子?谁告诉你舒王是朕侄子的?”
李泌这才娓娓道来:“是陛下你亲口告诉我的。大历初年,你曾对臣说过,皇上让你抚养你那早逝的弟弟李邈的几个孩子,舒王就是其一。”
此后在李泌的一番洗脑后德宗才总算冷静了下来,经过一天的思考后德宗最终放过了太子李诵,只是处置了长公主以及与其有染之人,这场废太子风波终于结束。
少年的白居易便是处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大唐中,作为一位拥有远大抱负的有志之士,他时常关心着朝中的一举一动,只是如今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贞元三年八月,吐蕃宰相尚结赞集结兵力再次入侵大唐的陇州,此次尚结赞联合羌族和吐谷浑部落来势汹汹,大唐自然是节节败退,无数百姓惨遭屠杀。
虽然打了败仗但宰相李泌心中一个削弱吐蕃的庞大计划却也正在筹划之中,他打算与回纥、大食、南诏等国家联盟,进而合围吐蕃。
其他国家都好说,唯独这个回纥让德宗一听脸就黑,他表示除非他死否则这事想都别想,而为什么德宗如此排斥回纥呢,还得说起一桩陈年往事。
还在代宗宝应年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当时德宗还是雍王。那一年回纥的登里可汗亲率大军南下,答应帮唐朝攻打史朝义,雍王出于地主之谊亲自前往回纥大营会见登里可汗。
双方见面以后雍王以平等之礼拜见登里可汗,不料登里可汗却硬要雍王向他行“拜舞之礼”,这是臣对君的礼仪。
雍王当时当然不答应,双方就此僵持不下,回纥人随后将其手下官员拉出帐外每人鞭打一百,又把雍王逐出大营赶了回去,第二天两名官员因为受伤过重不治身亡,这让年轻的雍王来说简直就算奇耻大辱。因此他暗暗发誓,若有朝一日登上帝位必要一雪前耻。
但李泌没有放弃,他据理力争,“当年让陛下受耻的是登里可汗,而登里可汗是被现任可汗合骨咄禄杀的,有功于陛下,理应接受封赏,又怎么会和陛下有仇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