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富贵险中求-第4/4页

加入书签
    吕夷初如坐针毡,几十年宦海生涯、十年的丞相宝座,他经历过许多危机,但从不象这一次有了束手无策的感觉。也许是自己真的老了,吕夷初慨叹一声,让人召集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堂官到政事堂会商,同时派人去请安国公贾远。很快,除了礼部因为尚书薛家壁去了西安,由左侍郎代替外,其余大九卿们纷纷来到,但贾远却说身子不舒服没来。吕夷初心里暗骂:“这个狐狸。”却也无可奈何。

    等大九卿们落座以后,吕夷初把情况简要介绍一遍,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政事堂中一片寂静。吕夷初连催几次,仍是没有一个人说话,他生气道:“那就请部里有官员上书的堂官先说。”接着点名道:“孝直,你先说说。”

    左振昆无奈道:“丞相,我找过吏科给事中,他说朝廷未禁就此事上书,我也不好说什么。”

    其余几个有下属官员上书的堂官纷纷点头道:“是啊,我们都责问过此事,说的和左大人一样,我们有啥办法?”

    吕夷初道:“我是问此事如何处理。”

    左振昆道:“我的意见是政事堂明白晓谕,不得就立储一事上书。”

    季振宜立即道:“皇上并没有明谕,政事堂不得无故截留奏本。”

    左振昆道:“请丞相立刻见驾,请皇上的旨。”

    吕夷初叹道:“请过旨了,可皇上不见。”

    众人面面相觑,过了好长时间,吏部尚书才道:“那我们怎么议啊?”

    吕夷初道:“政事堂必须就这几个奏本,拿出意见上呈陛下。”

    左振昆坚决地说:“一律驳回,下旨切责,朝臣不得妄议国储一事。”

    季振宜道:“是否过激了些,毕竟皇上没有明确表示。”

    左振昆道:“国储一事,本就该圣心独断,朝臣参与其中,极易造成朋比攀连的弊端,是大患。丞相,政事堂应该明确此态度,请皇上下旨!”

    其余多数人纷纷点头,道:“左大人说得对,没有明旨,朝臣不应参与其中。”。

    吕夷初道:“那就按照这个意思拟给皇上,请下旨切责,严禁官员再就此事上书。”季振宜看此情形,不敢再说什么。

    很快,靖安帝同意了政事堂的意见,下旨斥责了几个上书的官员,却也没有进行处罚,只是明确规定,不许朝臣就国储发表意见。风波看似轻描淡写地平定了,但那首童谣的传播和一批官员拥护金陵王世子魏综的事,在朝野上下激起的影响远没有消除,好似薄薄冰面下面涌动的激流,随时可能破冰而出。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