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主隆恩!微臣一定不负圣上赐封的这个江湖外号:混江龙。”徐霸抱着开山大板斧,跪在曹髦身前,抱拳谢恩。
司马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司马昭脸色铁青。
钟桧双目无神。
贾允垂头丧气。
司马师又气又怒,但是,又不便与曹髦争辩,这无非是一个江湖外号而已。
但是,曹髦赐徐霸如此一个江湖外号,而且还当着司马师的颜面,无疑是有丰富内涵的。
于是,司马师提出晋封司马望、钟桧为黄门侍郎、中郎将、中护军,以带甲士,贴身护卫曹髦。裴秀、王沈为侍中,王业为散骑常侍。
当然,司马师此举也是有丰富内涵的。
无非是加强司马氏在宫中的力量。
一旦有什么变故,那么,司马师提携的文臣武将,便可带着宫中甲士,擒拿郭太后和曹髦作为人质,或是先杀郭太后和曹髦。
王沈和王业作为侍中、散骑常侍,就是白天贴身跟着曹髦的官员,无论是曹髦走路或是骑马或是坐在皇驾里,王沈和王业都可以名言正顺的跟着曹髦,监视曹髦。
而且,司马师提出来的是晋升将领,他的这些将领,可以管曹髦刚刚晋升的那些校尉,或者可以找借口杀曹髦的那些亲信校尉。
曹髦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司马师无非是加强对自己的监管,随时可以让这些带兵甲之将灭了自己。
他也不点破,不道破,更不害怕。
因为他是皇帝,可以随时封赏官员,只是视哪个对自己忠心便可。他与司马师之间,各有优势,司马师是大权在握。
但是,曹髦是皇帝,他遇到适合自己的人,随时都可以封赏贤能和忠勇之人。一旦时机成熟,自己暗地更换禁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于是,曹髦便做了这个顺水人情。
而司马师要提携朝中大臣,还须先问过曹髦,或是递给曹髦一份名单。
于是,曹髦反而含笑点头,又说道:“哈哈,好!朕准卿奏。同时,朕封苗金兴、乌崇远、邵召峰、郭方、罗靖、徐霸、典刚、蔡仁等校尉为都亭侯,带刀侍卫,随驾上朝。好了,朕累了,卿等各回各府,早些安歇吧,明日早朝见。”
他说罢,起身转身而去。
苗金兴、乌崇远、邵召峰、蔡仁、郭修、胡渊、郭方、罗靖、徐霸、典刚等人原本就是站立手执兵刃,侍候一旁的,见状随即护驾而去。
司马师欲拦,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只便是曹髦现在让徐霸劈了他,他也无法报仇,无法调兵。他感觉此前小看了曹髦,心里颇为后悔立曹髦为帝了。
苗金兴、乌崇远、邵召峰、郭方、罗靖、徐霸、典刚、蔡仁等校尉为都亭侯,这可是最高级的县侯,而且还是都亭侯,都即是京都。
如果曹髦提出封这些侯为中郎将,司马师肯定不同意。所以,曹髦此招非常高明。
虽然司马师提议的人选被封为中郎将,但是,也无权动这些都亭侯。
因为只能是皇帝才有权剥夺这些侯的爵位。
当时,曹魏朝廷制定了爵位等次,分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与都乡侯、亭侯与都亭侯、关内侯共十等爵。除了宗室封爵外,其余诸爵均无封地、也没有租税收入,史称虚封。
虚封制度彻底结束了从周朝延续下来的分封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