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又遇书呆子

加入书签


金方二人连夜赶回井儿街,金夫人见他们喜气洋洋:这么高兴,事情办妥了吗。

   老金笑道:那当然,我老金出马能有办不成的事情吗。

   金夫人白了他一眼:看把你能的,要不是人家胡将军在中间运作,你们谁去都没用。

   方生接话:今天太开心了,事情办的顺利不说,还把大爷爷好好气了一顿。

   金夫人奇怪怎么回事。

   方生便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到大爷爷迫于压力,不得不哆嗦着在证明上签字,畅快的哈哈大笑。

   金夫人却埋怨:你们也是,事情要好好商量吗,实在不行把大爷爷的名字写上也没什么,这么胡来,万一气出个好歹我看你怎么办。

   方生笑道:管他呢,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就看不惯他那只讲人话不办人事的德行。

   金夫人叹了口气:唉,不能这么想,你以后是有身份的人了,对庄里人要客客气气,尤其是本家的前辈,对我们好的要回报,对我们不好的做晚辈的也要尊重人家,别人怎么对我们那是他的事,但怎么对人家却是我们的礼节,不要让别人说闲话看笑话,老金你也是,方生不懂事你也不懂吗。

   老金诧异的看着她:你这是让谁洗脑了吧,早上怼董秀才的时候看着挺清醒,怎么这会又开始发昏了。

   金夫人怒道:那能一样吗,大爷爷再不好毕竟是我们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能和外人比吗。

   老金怼道:你当人家是至亲,要不是胡将军的这一出人家认识你是谁啊,以后少喝鸡汤,都是些害人的东西。

   金花本来和哥哥在炕上玩闹,听他们吵架,跑过来说:坏人气死活该。

   天元也跑过来:就是,大爷爷那种坏人气死活该。

   方生搂过两个孩子:说的好,舅舅没白疼你们。

   金夫人见大家都不向着自己,从方生怀里把孩子拽走,一边走一边说:一群小屁孩懂个毛线,睡觉走。

   好一会老金才反应过来:唉,她这是在骂我啊,作势要追过去。

   方生笑道:姐夫算了,女人都这样,一结婚就对娘家人无限包容。

   老金都走出房门了,转头问方生:你为什么不拦我。

   一点毛毛雨,微微有些凉意,方生步行来到学校,就在县衙旁边的一个小院子,匾额上写着明伦堂三个字,左边立着一块石碑,镌刻着十二条禁例。

   小院里长着几颗松树,迎面一排房子,正中的一间供有孔子的塑像,院子东西也有两排房子,右边牌子上写:兰州卫学,左边牌子上写:兰县县学。

   卫学里面人声嘈杂,有训导说话的声音,有孩童背诵的声音,县学这边却像是空无一人,非常安静。

   方生好奇的四处张望,有训导过来问话。方生掏出里长开的证明,训导看过带他进左厢房。

   岳教谕看过证明,打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尽管方生已经换了身好点的衣服,妆容也尽量收拾整洁,但依旧农民不像农民,猎户不像猎户,黝黑粗壮,一点读书人的气质都没有。

   这就是知县口中的才子?这就是世人传说的胡将军结义兄弟?想起胡将军风神俊朗的样子,岳教谕笑着摇摇头,心想世人愚昧,流言终不可信。

   问道:你是放羊的吗。一语中的,总结的精准。

   方生不知道这个称呼在高雅的文化人嘴里是一种嘲笑,连忙称是:我经常放,有时候是帮忙的,有时候也接这种活,都是为了糊口。

   教谕疑惑:糊口?

   方生笑道:放羊时东家会管饭,完了还会给一点粮食。

   岳教谕摇摇头:那你除了放羊还会干什么。

   方生答道:会打猎、种地、捕鱼,还会修房盖屋、打土坯,挖井、掏窑……

   教谕忙打断他:看你年纪不大,怎么会这么多粗鄙功夫。

   方生回答:我从小就在干,干的久了自然会的就多些。

   教谕又看了一眼证明:哦,从小父母双亡,我知道你们方家,也是远近闻名的良善之家,怎么就没人管你,任由你这般堕落,一点正事不干。

   方生奇怪道:我这都是正经干活,不偷不抢靠下苦吃饭,怎么就成堕落了。

   岳教谕诧异于对方的反驳,但转念一想,跟这个档次的人有什么好争论的:我问的是为什么没人管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