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式枚先是没反应过来李鸿章所指,继而一哂:“东翁指的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张謇?”
李鸿章以一种怪里怪气的样子斜瞟了于式枚一眼,露出些调皮的笑来。他早就知道,张謇鼓动对日开战最力,也是对他攻讦最活跃的人物。张状元的许多议论陆陆续续也传到他耳朵里,倘若一般的书生见识,他李鸿章这点度量还是有的,倒不见怪。可是这个家伙是从他淮军系统里出来的,全无情面不说,在朝鲜呆了那么些日子,何以如此不晓事?李鸿章心里对这个状元是很有些不屑的。
“唉!”于式枚从容把筷子搁到筷枕上,抹了抹唇髭,“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诗人大言罢了。”
“哈!到底是翰林公!”李鸿章啜饮着汤,轻笑了一声,把一小片冬笋放在嘴里慢慢嚼着。这好像是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里的两句,《剑南诗稿》这类从来不在他李鸿章的兴趣范围,原诗他也记不全,只是依稀有些个印象。于式枚用这两句诗戏谑张謇是他没想到的。这个比较真是贴切!他一手扶着碗,一只手拿着勺子在汤里轻轻拨划,眉毛轻微一抬,自顾自皮笑肉不笑的说到:“比之一扫净尽简捷省力多了。只不知是条帚扫还是扫帚扫(李鸿章用的典故出自《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卷四十二:张魏公欲“一扫金人净尽”,郭奕就讲:用条帚扫,抑用扫帚扫?)。”
“壮则壮矣,只是阅历未深。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于式枚稍稍停了一停,笑了笑,补了一句:“在下偏见,以为对功名之念,远甚于君国之思。过矣!”
李鸿章放下筷子,背往椅子上一靠,摸了摸胡髭。于式枚后面这句话说得很重,他知道晦若对一般人是绝不肯如此袒露的。李鸿章心里得到一丝安慰,他心里也认可这个评价。他打量了一下于式枚,见他很坦然的小口喝着酒。“啊!难怪翁师傅那么高兴!清流后继有人了。”李鸿章哈哈一笑,放下小勺子,看着于式枚说到:“比起这个状元公,我虽也有些陆务观的习气,却始终警惕,不敢以个人之念凌君国之上。”
于式枚放下杯子,有些错愕的对看着他。
“我不过是好誉儿(李鸿章借陆游喜欢夸自己傻儿子的毛病自
嘲之前欲以李经方为关外主帅这件事)。”李鸿章一扬眉,那张作为军事统帅显得保养过度,明显更适合北洋大臣的红脸颊上现出个小孩恶作剧后得意的诡笑,“不过,我是不会留下《示儿》那样的鬼话一博令名的。”
“嘿!”于式枚也笑了。老头这是在自嘲前阵子欲以李经方为
平壤主帅的那件事。他知道这是李鸿章回想起当时倘无张佩纶坚沮,李经方连带他自己,现在必是一身鸡毛鸭血。可张佩纶又因为坚沮此事,成了他自己被严旨逐出直督节署的导火索。“恒谓于公于私者,愚以为,无私便是无公。有公而无私,作伪也;只有私而无公,小人也。选帅之事,伯行想必冷静下来后自然会有检讨。东翁舐犊兼之手足情深(李经方生父李昭庆仕途不得意,有怪李鸿章不提携之意,临死之前李鸿章去看他,他向内侧卧不见。李鸿章深感愧疚。所以于式枚有此一说。),人之常情也。公未曾失衡,何必时刻挂怀?”于式枚笑道:“那一边是无稼轩胸襟而欲学稼轩之豪,犹东施之效捧心。所谓何当见天子,划地取关西也。(齐吴均《剑诗》:何当见天子,划地取关西。高祖谓之:天子已见,关西安在?均默然无答。)”
“倘使之秉国,以致君尧舜、比肩稷契责望之,或又要贻千古名士之恨了。不必见诸行事,亦是渠辈大幸。以后兴许还能博得后世抚几而叹呢!”李鸿章放下筷子笑着摇了摇手,“我心不能安者,丰润是个宁折不弯的性格,马尾之后又让他蒙此屈辱,还是因为我李家。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鸿章以一种怪里怪气的样子斜瞟了于式枚一眼,露出些调皮的笑来。他早就知道,张謇鼓动对日开战最力,也是对他攻讦最活跃的人物。张状元的许多议论陆陆续续也传到他耳朵里,倘若一般的书生见识,他李鸿章这点度量还是有的,倒不见怪。可是这个家伙是从他淮军系统里出来的,全无情面不说,在朝鲜呆了那么些日子,何以如此不晓事?李鸿章心里对这个状元是很有些不屑的。
“唉!”于式枚从容把筷子搁到筷枕上,抹了抹唇髭,“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诗人大言罢了。”
“哈!到底是翰林公!”李鸿章啜饮着汤,轻笑了一声,把一小片冬笋放在嘴里慢慢嚼着。这好像是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里的两句,《剑南诗稿》这类从来不在他李鸿章的兴趣范围,原诗他也记不全,只是依稀有些个印象。于式枚用这两句诗戏谑张謇是他没想到的。这个比较真是贴切!他一手扶着碗,一只手拿着勺子在汤里轻轻拨划,眉毛轻微一抬,自顾自皮笑肉不笑的说到:“比之一扫净尽简捷省力多了。只不知是条帚扫还是扫帚扫(李鸿章用的典故出自《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卷四十二:张魏公欲“一扫金人净尽”,郭奕就讲:用条帚扫,抑用扫帚扫?)。”
“壮则壮矣,只是阅历未深。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于式枚稍稍停了一停,笑了笑,补了一句:“在下偏见,以为对功名之念,远甚于君国之思。过矣!”
李鸿章放下筷子,背往椅子上一靠,摸了摸胡髭。于式枚后面这句话说得很重,他知道晦若对一般人是绝不肯如此袒露的。李鸿章心里得到一丝安慰,他心里也认可这个评价。他打量了一下于式枚,见他很坦然的小口喝着酒。“啊!难怪翁师傅那么高兴!清流后继有人了。”李鸿章哈哈一笑,放下小勺子,看着于式枚说到:“比起这个状元公,我虽也有些陆务观的习气,却始终警惕,不敢以个人之念凌君国之上。”
于式枚放下杯子,有些错愕的对看着他。
“我不过是好誉儿(李鸿章借陆游喜欢夸自己傻儿子的毛病自
嘲之前欲以李经方为关外主帅这件事)。”李鸿章一扬眉,那张作为军事统帅显得保养过度,明显更适合北洋大臣的红脸颊上现出个小孩恶作剧后得意的诡笑,“不过,我是不会留下《示儿》那样的鬼话一博令名的。”
“嘿!”于式枚也笑了。老头这是在自嘲前阵子欲以李经方为
平壤主帅的那件事。他知道这是李鸿章回想起当时倘无张佩纶坚沮,李经方连带他自己,现在必是一身鸡毛鸭血。可张佩纶又因为坚沮此事,成了他自己被严旨逐出直督节署的导火索。“恒谓于公于私者,愚以为,无私便是无公。有公而无私,作伪也;只有私而无公,小人也。选帅之事,伯行想必冷静下来后自然会有检讨。东翁舐犊兼之手足情深(李经方生父李昭庆仕途不得意,有怪李鸿章不提携之意,临死之前李鸿章去看他,他向内侧卧不见。李鸿章深感愧疚。所以于式枚有此一说。),人之常情也。公未曾失衡,何必时刻挂怀?”于式枚笑道:“那一边是无稼轩胸襟而欲学稼轩之豪,犹东施之效捧心。所谓何当见天子,划地取关西也。(齐吴均《剑诗》:何当见天子,划地取关西。高祖谓之:天子已见,关西安在?均默然无答。)”
“倘使之秉国,以致君尧舜、比肩稷契责望之,或又要贻千古名士之恨了。不必见诸行事,亦是渠辈大幸。以后兴许还能博得后世抚几而叹呢!”李鸿章放下筷子笑着摇了摇手,“我心不能安者,丰润是个宁折不弯的性格,马尾之后又让他蒙此屈辱,还是因为我李家。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