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因果

加入书签


    “噢?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丁谓倒没什么芥蒂,牢中两人完全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那般。

    “就以才华而论,丁相远胜王钦若,若丁相愿意,完全可以名垂青史。所以铭章实在不知,为何丁相丝毫不为后世名声考虑。”

    “哈哈哈哈!”听到柳铭章的问题,丁谓顿时大笑道:

    “古往今来士大夫千千万,流芳百世也不过为了帝王家,今日丁谓所作之事,和古往今来的帝王家有何不同?”

    “那危月组织又算什么?丁相不会想说,从始至终,你都没做过卖国求荣之事吧?”

    对于这种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言论,柳铭章根本不想和他讨论,转而问道。

    “为什么不呢?”

    丁谓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神色,傲然道:

    “我丁谓不是王钦若那种无能者,不需要出卖国家来换取自身,相反,正因为有我,宋辽两国的联盟才不至于破裂。”

    “这就是丁相想说的吗?”

    柳铭章扯了扯嘴角,脸上满是不屑。

    丁谓指节敲着酒坛,沉吟了许久后,松了一口气,对柳铭章说起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隐秘。

    原来在大宋立国伊始,辽国就已经虎视眈眈。

    更确切的说,是在朱温篡唐时,北面的契丹就已经趁着中原的混战局势崛起。

    可以说是从辽国建立那天,在往后长达一百年中,都存着入主中原之念。

    一个国家想在战争中占据主动,情报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于是辽国便开始大肆培养情报人员潜入中原地区,以图寻求中原政权最混乱的时机发动进攻。

    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情报,自然是后晋时,契丹趁着中原无暇北固,逼迫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这一割可谓影响深远,导致山海关以南的大片土地流入契丹人之手。

    没有了北长城作为屏障,北宋只能把北境防线枢纽设在大名府一带,也就是一千年后的河北邯郸地区。

    在这样的边境态势下,辽国内部滋生了很多战争情报组织。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量边民靠着在战线上走私情报和偷渡两国禁运品来维系基本生活。

    或许,这些走私者为了自身安全,还会修炼武技,甚至打造简易兵器和轻制皮甲。

    但从檀渊之盟签订开始,这部分边民的财路就断了,迫于无奈,他们只能成为农民,在长时间的耕种中失去了原本保命的技艺。

    这时,丁谓有些感慨地讲起了他和宰相寇准的相识相知。

    寇准为人非常喜欢推荐贤才,也不知道是跟哪个吕蒙正学来的,但却没学得人家的肚量。

    对于丁谓的才能,起初寇准非常赏识,但李沆却对丁谓的钻营媚上十分不齿,屡屡在寇准面前诋毁丁谓。

    柳铭章自然知道,有些话说得多了,是个人也会心生反感。

    就像一千年后那个时代,一旦丈母娘不喜欢儿媳妇,一哭二闹三上吊,儿子跟儿媳感情再好最终也得分了。

    于是在一次部门宴会中,寇准喝汤不慎洒了一点汤汁到自己胡须上,丁谓看到上司出状况,连忙上前要为他整理妆容。

    不料寇准却当着众人的面,怒斥丁谓媚上,把一个原本是下属好心的举动变成了大型尴尬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