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

加入书签


  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

  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冀兖豫战火此起彼伏,但在青州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种田忙。

  为了抢种,临淄城的文武官吏,除了维持必要公务和正常治安外的人员外,几乎都分配到了临淄城外抢时间突击种植。

  虽然刘备没有下以儒者不可不知五谷、不知民苦为由,让这些少年们真切的体验何为“农业国之本”,何为“民以食为天”。

  而在这些少年的最前方,却是青州别驾郑平。

  郑平本来是要去跟刘备配合的,但郑玄却让郑平来给这群学堂的少年们作一个表率。

  也唯有郑平这种出身名门、又身居高位的才子才能镇得住这群桀骜又自视清高的少年们。

  不服?

  先跟郑平辩论一次,若是能赢就可以不用在这里抢种了。

  一开始有傲慢的世家子想要跟郑平引经据典诸如“君子之不耕而食”,但全都被郑平引经据典辩得哑口无言。

  一个个都只能乖乖的在田间劳作。

  “冀兖豫战火此起彼伏,但在青州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种田忙。

  为了抢种,临淄城的文武官吏,除了维持必要公务和正常治安外的人员外,几乎都分配到了临淄城外抢时间突击种植。

  虽然刘备没有下达相关政令,但这临淄城的文武官吏见刘备先是跟着乡民开荒、然后又下田抢种,哪里还坐得住?

  一个个纷纷主动请命,要跟着刘备下田抢种。

  典农从事宋霖的征得刘备首肯后,于是将主动要偷懒的懒汉都羞愧的更加卖力了。

  而这其中,还有一批自临淄城学堂来的少年们。

  这些少年有的出自豪门大族,平日里五谷不分;有的本就出身寒微,自幼习过农事。

  郑玄以儒者不可不知五谷、不知民苦为由,让这些少年们真切的体验何为“农业国之本”,何为“民以食为天”。

  而在这些少年的最前方,却是青州别驾郑平。

  郑平本来是要去跟刘备配合的,但郑哑口无言。

  一个个都只能乖乖的在田间劳作。

  “没想到我等来青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学堂跟着康成公学经,却要来这田间劳作,苦也!”

  “别喊苦了,谁让我等十几人引经据典都辩不过别驾一人,技不如人,当耕田也。”

  “你们新来的不知好歹,竟然要跟别驾辩论,也幸亏祢劝学最近不在临淄城,否则就不是别驾这般语气柔和了。”

  “祢劝学很有名吗?”

  “祢劝学都没听过?他要骂你能骂出一篇赋文来,更可怕的是,因为赋文写得太好了,所以很多士子都会传诵。如果你理解不了,就可以想想一下,康成公拿祢劝学写出来骂伱的赋文在学堂讲解行文的感受。”….

    “嘶~太恐怖了吧。但祢劝学为什么要骂我们?我们又没招惹他。”

  “这个啊,祢劝学是别驾的崇拜者,骂人的话别驾碍于身份不能说,但祢劝学却是无所忌惮,反正临淄城都知道祢劝学骂人成赋、出口成章。”

  “阿亮,你在这瞎说什么啊,说得好像我喜欢骂人似的,赶紧些,结束了我带你见使君。”

  “真的?没骗我?”

  “再废话就当我没说!”

 ”

  自从诸葛亮的心结被解开后,就恢复了喜欢寻人辩论的习惯。

  在学堂上没能辩论过国渊,于是诸葛亮跑去找典农从事宋霖请教了屯田法,然后又回学堂想要辩赢国渊。

  结果还是没辩赢。

  这临淄城的文武都清楚,诸葛亮是刘备和郑平寄予了厚望的天才少年。

  刘备甚至还专门给临淄城文武下达了命令,只要不涉及核心机密,一些政务上的常识都可以讲解给诸葛亮听。

  宠爱之深,可见一斑!

  郑平乐道:“阿亮你可真会挑人,偏偏去跟子尼兄辩论他最擅长的。”

  “但这官场事,不是谁更有才能谁就能担任的,宋从事一直都在为了屯田诸事人成赋、出口成章。”

  “阿亮,你在这瞎说什么啊,说得好像我喜欢骂人似的,赶紧些,结束了我带你见使君。”

  “真的?没骗我?”

  “再废话就当我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