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观星台-第2/3页

加入书签
    观星台是大乾帝国最重要的存在。建造的十分奢华,不仅用青石铺成,而且在石头缝隙之间还浇上了青铜的汁液。

    玉石,铜器等更是随处可见。

    主持观星台的星官更是当代阴阳家的掌教,地位十分特殊,观星台最核心的物品自然贵重无比。

    就算不是玉璧,玉珏等上古传承之物,也必定是青铜巨鼎,青铜酒樽等中古传家之物。

    但是让他们想不到是,观星台最核心的存在竟然是一个看似十分普通,非常低廉的彩陶!

    这种强大的反差,让每个人心中难免升起一丝诧异。

    但是真正了解上古天道文明的人才知道。

    这个看似普通的彩绘才是最珍贵的。

    因为他代表了上古文明的巅峰。

    也许有人会说,上古文明的巅峰是玉器。

    这其实是错误的,玉器再贵重,终究是天地自然生成,而彩陶则不然,他是人们利用智慧,将火焰的温度,彩绘等诸多手法融为一体,用普通的泥土做出来的巅峰。

    所以在古代,每一件彩陶都是异常珍贵的。

    其珍贵程度远在今日的玉器之上。

    供奉在观星台最中央的这个彩陶,又珍宝中的珍宝。

    本来是放在上古观星台之上,是上古用来计算天文和历法的工具。

    这个彩陶看起来像是一个开口的瓦罐。

    但是俯视就会发现在罐口共有十二个太阳,清晰可见。象征历法中的十二个月,标志着十二月太阳历。

    每个到达观星台的人,都会被这个精美的彩陶所吸引。

    他们赞美太阳,崇拜太阳。

    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每个太阳的下方,还有十二组对顶山。

    这十二组对顶山的上方都有一个清晰的红点,这个红点就是太阳的象征,这也是彩陶才能赋予的能力。

    这十二组对顶山才是整个陶器的精华,要远比十二个大大的太阳重要。

    十二个太阳仅是表示十二月太阳历,而十二组对顶山却标识着十二月太阳历的历法原理。

    孙星官执掌观星台已经十数年,但是他对这个彩陶还是情有独钟。

    每当清闲之时,就喜欢抱着这个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法器,仔细的揣摩。

    “中轴线这组对顶山,表示出山,落山的太阳,属于天文!”

    “十二个大太阳,标示太阳年的十二太阳月,属于历法。”

    “这个陶纹,是伏羲连山历的最佳图解,又不仅仅是天文历法图解,而是日常使用的天文历法图。”

    “这里还有计算日子的方法,口沿部分的阴阳错顶山。”

    “真是神奇的上古天道文明!”

    孙星官小心翼翼的捧着彩陶,眼睛里流露出迷离之色,嘴巴不时发出啧啧之声,好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不论是大乾!

    还是乾帝盘!

    或者是天下苍生!

    都完全被他抛到了脑后,他的心中只有彩陶上所体现的天文历法,已经上古伏羲神农文明的向往。

    “传说中的上古观星台规模是现在的数倍,而且还有十二根神柱耸立在四周,上古人王伏羲就是通过对天空中太阳的观察,已经地上阴影的伸缩,精准的测量出了十二个太阳月的存在,并且测定每年共有三百六十五日,误差精微到时刻!”

    “真不知上古天道文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可惜,游牧的黄帝族南下,将伏羲族打败,并且推倒了代表上古文明的巅峰之作观星台。”

    “为了防止上古文明的复苏,将浑天说变为盖天说!”

    “这也预示着上古天道文明的终究,中古人道文明的开始!”

    “虽然人道文明在不停的试图掩盖消除上古天道文明存在的痕迹。”

    “但是天道文明并没有被彻底的消灭,他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伏羲老冉庄子一脉相承,这是天道文明!”

    “黄帝孔丘孟轲一脉相承,代表的是人道文明!”

    “现在人道大昌,天道文明衰败!”

    “可惜了!”

    “可惜了上古那么伟大的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