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峒溟河畔起云烟-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铁鸣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呀,我才神力境初期,青儿和她娘一个和鸣境初期,一个和鸣境后期,我们根本无法自保。要是真有有心人眼红心生歹意,我怕我们会有麻烦!要是有资源功法可以让我提升到易筋境界,在咱们青云村就可以放心的赚灵木币了。毕竟这里还是有皇法存在,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强取豪夺。我怕的是有人暗中作梗,特别是村官大人,这些年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掠夺村民的财富资源,如今已经是易筋境界后期,连他儿子都快突破易筋境界了。大不了我来背着运送,就当炼体了,以后条件允许,我们修条路出来。”孟凡济点点头,一个神力境中期,背一些钢铁还真没什么问题。到时候可以用明兽车运送到高炉附近,再由人背过去,前期应该没有问题,等以后规模扩大了就花钱修条路出来。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薄薄的雾霭轻笼着青云村。孟凡济四人已经修炼完毕,踏着清晨的露水,走上了村子东部的黑林山。今天他们要烧木炭,技术指导孟凡济责无旁贷,干活出力气当然是陈思青一家三人。中学有一篇《卖炭翁》的文章,学过后孟凡济好奇就在网上查过,他用的是窑烧法,这样可以重复利用窑洞,取碳也方便。

    今天来只是做试验,几人就地取材,将一个凸起的土丘挖开,考虑到黒棘树燃烧温度过高,孟凡济将这个土坑挖到直径三米左右,再将土坑周围杵实,不然温度高会烧塌。然后将黒棘树木砍下,将木材竖着放进去,周围放短的,中间长的,最长的也没有超过三米,太长又怕烧不好。

    然后又是挖烟囱和取火嘴,烟囱上小下大,利于排烟和聚气,下方又开一口,挖成里小口大,里面小的通窑坑。然后用干草木枝盖顶,顶型圆锥形,在周围聚土,一层一层斜杵上去,以防烧塌,一直一层一层杵到顶端合拢,就像一个土堆,不过很结实。

    几人砍来青云木开始点火烧窑,青云木燃烧容易,温度高,是这里的主要燃料。在烧火口点燃青云木,以点燃窑里温度更高,燃烧不易的黒棘树木。这个工作交给了沈惜婉,孟凡济陈铁鸣几人又开了三口窑,用同样的办法封好,都开始烧窑。

    要不是陈铁鸣一家都是炼体修士,光这么几个窑估计就得挖十多天。还好这里一天时间很长,几乎是地球的一倍,加上陈铁鸣一家体力过好,所以后面几个窑倒也没费多少时间。

    烧窑很费时间,孟凡济记得在老家好像要烧一天一夜。这里的木质和点火木材温度不一样,就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判断是否烧好是看烟囱的烟,开始烟冒出来都是弥漫在地上四周,当烟囱里的烟一柱擎天,就说明窑里的温度已经起来了。

    大概烧了两个时辰左右,第一个窑里的烟已经端直的冒起,或许是温度高的缘故,这倒减少了不少烧窑的时间。孟凡济折了三根小指粗细的木枝,横放在烟囱上方,试验温度。他没有测温度的设备,只能靠这个古老的办法。之所以要挖四个窑,就是为了测试温。温度过低木材不能完全碳化,过高浪费木材,降低产量。当树枝放在烟囱上被烟“啪”的一声烧断,就开始将烟囱和点火口用土封死,俗称“闭窑”。四人一人烧一个窑,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孟凡济用不同粗细的树枝测试了四个窑的温度,然后全部将窑封死。孟凡济记得老家闭窑要两天两夜,这里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他用老家带过来的手表记录下四个窑闭窑的时间,打算用这里的一天一夜为闭窑时间。

    忙完一切后已经是中午时分,可能是这里的食物营养丰富或者说能量高,他们一天吃饭两顿,所以中午也不用吃饭。四人又开始往峒溟河赶去,峒溟河就有些远了,离青云村要一个时辰距离。这是用孟凡济自己走路的时间算的,如果陈铁鸣一个人放开速度赶路,大概也就半个小时。

    到峒溟河边时,孟凡济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一路上要不是陈思青拉着手拖他,他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可以走到。看着陈思青一家三口气定神闲的样子,孟凡济更坚定了炼体的绝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