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0章、燕皇子率军南侵,温世子据城固守4

加入书签


    ;“你的意思是?”

    “主和,排除使臣和北燕议和。”

    “臣也这样认为。”安国公终于抬头,小声嗫嚅道,其他的武臣纷纷点头赞同。

    皇帝神色倦怠,悠悠闭上了眼,似乎快要忽略了一众臣子的存在。

    “陛下,陛下。”王夫棠轻轻换了两声,试探道,“陛下,玉侯一案已经审明,该如何处置侯府上下和两营士兵?”

    皇上将左手盖在额头上,叹了口气:“褫夺温正虞玉侯封号,全府上下暂押于府上,听候处置。至于两营将官,有行不法事者,按律追究。其他的,暂扣玉泉,等到北燕撤兵,调往他处。两营士兵,并入玉泉营,至于隐龙队先留着吧。王卿你拟封诏书,加盖金印后传于京口即可。还有与北燕议和的使臣人选,王卿你一并负责了吧。朕累了,你们退下吧。”

    “诺。”群臣轻声轻气的退出养居殿。

    十月中旬的金陵,寒气来得早了点,自清晨开始,就断断续续落下一层薄雪,将万物浅浅点缀,东城外层峦尽白头,官道上有稀稀疏疏两行脚印。

    建于小山包半坡上的长亭里,何谓和老太傅黄韬正在交谈。

    何谓一身月白衣衫,丝毫不忌惮雪后刺骨的冷风。黄韬年逾古稀,身体倒也健朗,披着一件深色貂裘,愈发显得睿智豁达。

    临别之际,何谓还有很多话要说。相识二十载,老太傅于他而言,如师亦友,更像一个睿智博学的长辈,今日之后,恐再无耳提面命的机会了。

    “老师,真的要走吗?”

    黄韬微微一笑,眼中显现的却是无尽的怅惘和哀伤:“走了,久待京都,诸事烦扰,天下既定,国子监后继有人,我便不再留恋。以后自当是回归乡野,著书立说,颐养天年。”

    “这建康帝都,热闹喧嚣,烟尘扑鼻,想要寻得一方僻静之地,已然不可能。身在其中,又有太多的羁绊和没奈何,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事与愿违,当真不如一走了之。”想起往日经历诸事不顺,何谓言语中流露出些许艳羡之意。要不是身前身后之事还未完成,空余一腔热忱,他真想像老太傅一样,远离这京都是非之地。

    老太傅扶持明君,身份尊贵,声名远播,自然可以潇洒离去,无牵无挂,自在逍遥。而自己正值不惑之年,却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多想做一个像老太傅一样的文人雅士,青梅煮酒指点江山,吟诗作词指引士人,而不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遍施手段,仅仅是个阴诡幕僚。

    “小楠。”

    这个称谓是老太傅私下里对何谓的称呼,听起来倍感舒适。老太傅觉察到何谓眼角难以掩饰的失落,把手搭到他的臂弯处,轻轻捏了捏,道:“小楠,自我走后,玉清学子的未来,就交给你们这一辈了。引领学风,改良习气的重担,就靠你们承担了。”

    “我自当努力。”何谓脸上挤出一抹微笑,不知是天气的缘故,还是为何,他的脸色惨白,竟没有丝毫血气,“都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老师你一走,南黄北许就都归隐了,之后怎会再有诗歌风流的南黄北许?”

    老太傅依旧言笑晏晏:“南黄北许,不过浮云。”

    这时候,关门弟子跳下马车,一路小跑到长亭里,提醒道:“老师,该出发了,不然天黑之间赶不到落雨集了。”

    “好好好,为师知道了。”回了年轻弟子一句,老太傅手指拈在白须上,哀叹道,“小楠,此别之后,恐无再见之机缘,你要多多保重。”

    何谓欠身,做了一个长揖,忽又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沉重的心情轻松了很多:“老师,等我这月忙完京口的烦事,就来找你喝茶下棋。”

    “好好好。”老太傅先是爽朗一笑,下一秒便眉头紧蹙,觉察到了不对劲之处,“怎么?燊王把你逐出王府了?”

    何谓点点头。

    “思明这孩子,还是过于天真,总以为保持本心不改,就能在这世道独善其身,活得有点尊严,殊不知古往今来,多少忠厚之人身陷囹圄,或是被害。他总是强调人性的光明,而忽略黑暗和丑陋,见不得卑鄙,使不得手段,总想着对敌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屑也不会利用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