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向往的热河之行终究没能成行, 皇帝带了好些儿子去热河,就是没带他和四哥,还有太子殿下。
没带太子殿下这好理解,这几年举凡是皇上不在京中, 太子都是要留下来监国的。
没带四哥也可以理解, 毕竟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少了四哥这个马前卒办起事来就没那么顺畅了。
偏偏皇上连他都没带, 这, 他可就不理解了。
为了这次的热河之行他可是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了,到了告诉他这次出远门没他的份,这换谁谁能高兴呢
直到他发现他四哥又开始管起了国子监的那一摊子事儿, 他才知道皇上临走前还给他四哥派了个差事。
这差事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 唯一让十三阿哥觉得好的一点就是,这差事不像之前讨银子的那个差事那么得罪人。
既然他留下是为了跟着四哥办差的, 那他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反正他也是个闲不住的,还没等胤禛来找他呢, 他自个儿溜溜达达的往国子监去了。
其实这会子国子监已经改建的差不多了, 四哥过来也不过是收个尾罢了。
不过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出错,总不能前功尽弃不是。
至于他们的那位太子殿下, 他是不会到这地方来的,毕竟他是太子, 这风也不能吹他,雨也不能淋他不是。
说起这国子监,他们这些龙子凤孙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们有上书房不是。
他们不在意,朝中的大臣们却是极为在意的。
毕竟进了这国子监不但这人身份会有所不同,而且这人还不搭上平日里只问其名不见齐人的大人物们家中的小辈, 怎么算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更别提这国子监的学生每月都还有银子拿了。
监内肄业生每月有二两五钱的膏火银子拿,到了每年的十一二月还有五钱的煤炭银子。
再加上一旦入学就会统一发放衣服,被子,还有文房四宝,怎么算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呀。
至于出了这国子监后是直接被授以官职还是参加科举,那就真是各凭本事了。
十三阿哥看着眼前的石碑,想着。
为了能让自家小辈成为这国子监重修后第一批入读之人,朝中大臣们都活动了起来。
要知道这第一,总是意义不同的。
再加上有那得圣心的大臣听皇帝的话锋,猜到皇帝怕是要来这国子监题字的,这个机会他们就更不愿意放过了。
既然要将家中小辈安排到国子监,他们也是打听过相关事宜的。
别的暂切不论,这国子监往年学生最多的时候也没超过三百之数。
僧多粥少,再不抢一抢就只能看着别人家的晚辈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这又怎么能行呢
这些人里头也包括了安郡王。
原本八福晋以为她和娘家的“冷战”要持续上好一阵儿,没想到这才过了一个多月她娘家的嫂子就找上门来了。
这位嫂子倒是守礼,她先是往八贝勒府递了帖子,待八福晋派人去安郡王府回了话,这才算是把她登门的日子定下了。
其实八福晋又怎会不知她那位嫂嫂递来的又何止是一张帖子呢
那根本就是在给她和安郡王两人一个台阶下呢。
八福晋刚接到这帖子时还不知道这位嫂嫂是为了何事要登门拜访,还是春杏在她跟前提起来秀玉,她才想到四贝勒如今正管着国子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