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不是因为他年纪大,反应变慢。而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武将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有文官在自己头上管这儿管那。越有本事的武将,越是如此。
从当年的李成梁、到前不久刚刚战死的马世龙,无不对文官敬而远之,哪怕彼此之间交情再好,也不愿意对方将手伸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而像韩庆之这样,明明有机会独自占据苦兀岛关起门来做土皇帝,却眼巴巴求着朝廷给他派个文官的,近二十年来还是头一个。(注:李成梁,明朝爱国将领,战功显赫,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义父。)
“末将与建斗兄一见如故!”以韩庆之两世为人的阅历和对大明的了解,立刻猜出了孙承宗为何会有此一问,再度拱起手,郑重作答。
他不敢保证,将来卢象升、黄道周等人,会成为自己事业的助力。但是,这几个人跟他在一起,至少不会被袁大忽悠给坑死。
另外,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卢象升是因为没舍得给太监高起潜送礼,在与建虏作战之时,被死太监给断了军粮,才血洒沙场。黄道周则是破家募兵,在其他大明文臣武将望风而逃的时候,逆流而上,最终做了文天祥第二。
如此铁骨铮铮的汉子,乃是整个华夏民族的脊梁骨。韩庆之即便无法保证其将来成为自己的同志,也坚决能救一个是一个。
“建斗,你意下如何?”听韩庆之回答的毫不犹豫,孙承宗迅速转过脸,又开始征询卢象升的意见。
“学生愿意与慕云并肩而战,还请恩师成全!”卢象升早就等得心焦,见孙承宗终于问到了自己,立刻长揖及地。
在他眼里,去宁远也罢,去苦兀岛也好,都是为了能够光复辽东山河。
然而,前一个选择,他却还要考虑,跟顶头上司,能否合得来,以及宁远那些百战老将,能否接纳自己这个从天而降的外来户。
至于后一个选择,就简单得多。按照韩庆之的描述,那苦兀岛距离复州足足有四五千里远,无论自己跟上司是否合得来,对方想给自己下一道命令,没有三四个月也送不到地方。当然无法对自己做任何擎肘。另外,韩庆之看上去比自己还年青好几岁,并且跟自己十分谈得来,自己跟他大伙做事,彼此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能否相互接纳的问题。
“好,好!”很满意自家学生的反应,孙承宗手捋胡须,连连点头。紧跟着,又迅速将面孔转向在一旁眼巴巴等着的黄道周,袁枢和杨文骢,“幼玄,龙友,伯应,你们三个,意下如何?”
“能与建斗、慕云并肩而战,我等求之不得!”黄道周年纪最大,代表其他两人高声回应。
“好,好!”孙承宗越听越满意,再度手捋胡须连连点头,“既然你们几个年轻人志同道合,老夫就舍了这张老脸,写一封荐书给当今圣上……”
“嗯哼,咳咳,咳咳,咳咳……”一串高声咳嗽,忽然在他身边响起,将他的话拦腰打断。
“嗯?”孙承宗不悦地扭头,恰看到朱大典那张写满了苦笑的脸。
“稚公,江上风大,何不进舱内坐下喝杯热茶,然后体验一下战舰劈波斩浪,瞬息百里的滋味?”虽然有求于人,朱大典仍旧拱着手提议。
韩庆之乃是朱一冯和他力推上来的游击将军,按规矩,算是朱一冯的嫡系。孙承宗官再大,资历再老,也不能当着他的面儿,就把人给挖走。
更何况了,眼下朱一冯还在福建巡抚的位置上没动窝呢。如果韩庆之走了,万一哪天荷兰红毛搞事,郑一官又不好好干活,朱巡抚去指望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