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是极,是极,我等先前听建斗说,你的战船虽然巨大,速度却快逾奔马,且灵活得宛若游鱼,正心痒难搔。这次,刚好跟着恩师一道去长长见识!”
“不瞒慕云,在下对水战也略通一二。到了船上,刚好可以继续向你讨教。”
“先前我们几个一直琢磨如何带领义勇驰援复州,若是慕云的战舰,真的如建斗兄说得那么厉害,我等哪怕倾尽所有,也一定买上几艘。”
听了孙承宗的提议,黄道周、袁枢、杨文骢三个,也立刻跃跃欲试。
这下,韩庆之可有些为难了。
他此番来南京,最重要任务就是协助朱大典一道去拜会孙承宗,替朱一冯将来入阁开路。如今,朱大典这个主要话事人还没与孙承宗见上面,他却把对方给领到了战舰上,无论怎么看,恐怕都不合适。
然而,还没等他想好,该如何跟孙承宗把情况说明。后者却从他的表情中,猜到了问题所在。笑了笑,抢先一步说道,“慕云可是犹豫,该不该先知会朱延之?无妨,据老夫所知,他绝非胶柱鼓瑟之人。你且派人去通知他,把明日与老夫府中的会面,改在今天在船上即可。”
大明官场之中规矩,只有平辈或者上司,才可以称别人表字。孙承宗称朱大典为朱延之,显然没把后者当做外人。
韩庆之如今已经不是大明官场小白,立刻明白,朱大典与孙承宗交情非同一般。果断拱了拱手,顺水推舟,“那,那末将就供应不如从命了。战舰停在下关码头,督师请稍等,末将这就去派人安排马车来接您。”
“乘什么车,老夫又是骑不得战马?”孙承宗摆了摆手,豪气万丈,“建斗,让仆人把老夫的坐骑,从你家马厩拉出来。顺便再借给慕云一匹好马。他驾船到南京,应该没有携带坐骑。”
“恩师稍待,学生这就去安排。”卢象升笑着答应,随即,向着韩庆之偷偷挤眼。
正所谓“老小孩,小小孩”,孙承宗今年已经六十有五,在人均寿命不到四十的大明,绝对属于高寿。即便不算他“帝王师”的身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伙也只能哄着他,不能过于较真儿。
韩庆之立刻心领神会,不再做任何阻拦。任由卢象升给孙承宗和自己安排了骏马,然后在几名孙氏亲随的护卫下,扬鞭直奔下关。
卢象升和黄道周等人,也策马紧紧跟上。一行人热热闹闹地,穿过了南京城最繁华地段,沿途引得无数官差和百姓瞩目。
然而,待发现亲随们挑在手的光禄大夫仪旗,官差和百姓们,又笑着主动让开了道路。
这位虽然已经辞官回乡的前任帝王师,虽然祖籍河南,在南直隶,人气可不是一般的高。
当初其主持南直隶乡试,非但是历年来最公平的一届,所录取上榜的前十几名学子,如今都已经高中进士,竟然无一人看走了眼。
而向来眼高于顶的江南儒林名儒们,提起孙阁老的品行文章,也都赞誉有加。
所以,孙督师致仕之后,选择来南京小住,在当地官员、读书人百姓眼里,乃是一种荣耀。老人家爱好骑马,只要没撞到或者踩到人,大伙也愿意给他行个方便。
于是乎,韩庆之带着孙承宗等人,一路畅通无阻,就抵达了下关码头。而方双比他还快了一步,乘坐卢象升安排的马车,提前从驿站里接上了朱大典,到定海号上恭候贵客。
看到孙承宗等人踏上栈桥,朱大典立刻命令定海营将士们到甲板上列队待阅。刹那间,一百余五十名的弟兄,顶盔掼甲,腰悬戚刀,排成六排,在高高耸立的主桅杆之下,站了个整整齐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