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你说这些我可不困了

加入书签


br />

    本以为,总得隔上个三四天,等卢象升跟其家人团聚的热乎劲儿过了之后,自己再找个酒楼,设宴邀请对方把酒叙话。谁料,第二天上午,他就改了主意。

    原因很简单,他对恶人的态度,一向讲究坦白从宽。而被活捉的江匪们,为了将功抵罪,只考虑了一个晚上,就把刺杀卢象升的背后主谋给供了出来。

    主谋姓李,名远图,乃是济南城的一个大户,原籍陕西临潼。族中据说出过一位阁老。还有两个族兄,分别在吏部和刑部为官。

    按理说,此人算是个书香门第,即便跟卢象升结了怨,也该通过吏部和刑部当官的族兄,使用官场手段报复才对。然而,此人却嫌那样见效太慢,所以,干脆趁着卢象升回家探亲,重金买通了绰号白龙会的江匪,在长江上取卢象升的性命。

    据那白龙会的大当家阮万和他兄弟阮千招供,除了他们之外,郑家还花钱联络了另外一伙活跃于太湖附近的水匪,准备在卢象升回无锡祭祖之时,将其格杀于野外。

    以卢象升那老好人性格,恐怕根本不会料到仇家安排下的是连环杀招。因此,韩庆之拿到了供词之后,立刻去找朱大典商量对策。

    而朱大典,也不愧是官场老油条,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卢建斗怕是断了人财路了。古语云,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也难怪人家不肯放过他。”

    发现韩庆之好像没听明白,他得意捋了下胡须,不紧不慢地补充,“临清有一座卡着运河的重要钞关,自打万历四十年那会儿,就入不敷出。而卢建斗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坐镇临清三年,却为朝廷结余税款三千多两,还清缴了商户的欠税好几万两,一块送往北京国库。”

    “钞关,还能入不敷出?”韩庆之愈发迷糊,追问的话脱口而出。

    按他的理解,钞关就是税局,而运河上的钞关,则负责对运河上往来船只收税。

    在铁路出现之前,大运河是唯一能连接北京和江南的运输通道,每年河上通过的货物数以亿计。卡在大运河上的税务局,居然不能自负盈亏,还得朝廷倒贴钱养着,此等奇葩事,也忒地令人匪夷所思!

    “钞关收上来的钱,要拿出来一部分养运河上的漕工,养漕运官吏,还要用来疏通维护河道,并不是收上来之后就直接送往户部。”知道他是个官场菜鸟,朱大典看了他一眼,耐心地解释,“即便在万历年之前,盈余也没多少。另外,对于保障京师粮食、布匹供应的官船,钞关不能收税。对于打着王府旗号的私船,钞关也必须放行。商贩们想要节省税款,就直接花点小钱,把货物藏在保障京师物资供应的船上。或者给各家王府交上一笔孝敬,租借王府的旗帜一用。”

    怕韩庆之跟不上自己的思路,稍稍停顿了片刻,他才继续补充,“如此,你算一算,真正肯交税的商号,还剩下几成?而剩下这几成商号,也会想方设法贿赂守钞关的小吏,将需要缴纳的税金降到最低。”

    “这,如此明目张胆趴在国家身上吸血。朝廷就不管管?”韩庆之听得两眼发直,皱着眉头询问。

    “管啊,怎么不管?”朱大典轻轻耸肩,笑他少见多怪,“老夫刚才不是说了么,万历四十年之前,钞关多少还能收上一点儿钱来。那时候,运河上所有钞关,都归王阳明的长孙,漕运总督王承勋管。他文武双全,早年还做过金吾做卫指挥使,守卫皇宫,深受先皇信任。他执掌漕运二十余年,没出过任何差错,别人想要夹带或者行贿,多少也有点忌惮。然而,户部尚书李三才却嫌他碍事,大约在十五年前,以漕运总督二十年不换人,容易尾大不掉为由,纠集了一大堆同僚,将他弹劾去了职。从那之后,运河上的各家钞关,就全都入不敷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