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最好的建筑是学堂-第2/2页

加入书签
    早就迎出来给朱一冯领路的韩庆之见状,也立刻飞身跳下了坐骑,三步并做两步来到朱一冯的马车旁,先做了个搀扶的姿态,然后笑着向跳下车来的朱一冯表示慰问,“乡间简陋,道路颠簸,让巡抚受苦了。怠慢之处,还请巡抚见谅。”

    “韩守备不必客气!”朱一冯不用任何人搀扶,就纵身而下。虽然是个文官,腿脚竟然比在旁边陪着笑脸的千户杨万里,还要灵活。“你这里如果简陋,本官沿途经过的那些屯子,就全都成了猪窝了。唉,仓廪实而知礼节,老夫原本还以为此言过于一厢情愿,现在看来,却是老夫见识短了。”

    说罢,又摆了摆手,信步走向通往学堂的小径,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

    看到小径两侧,柳树才刚刚长到小儿胳膊粗细,心里头边立刻明白,这些树木的种植时间没超过两年,肯定在韩庆之升任百户之后。

    转头又看到,学堂大门口,子路、颜回、伯牛、子贡等孔门弟子的塑像,宛然若新,肚子里顿时又五味杂陈。

    两腿继续向前迈步,绕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走上学堂台阶,看到学堂的墙壁,竟然是青砖所建。学堂屋顶,覆盖着干净的碧瓦。而学堂的窗口之上,并未糊窗纸,赫然镶嵌着羊角熬制的明瓦,顿时,他目光就是一紧。(注:明瓦,古代透明物件,玻璃普及之前,为富户所用。)

    随即,迅速转过头,目光越过县令、县丞、游击、千户等一干官员,最后落到了已经被挤到后方的韩庆之身上,“韩守备,此处学堂是何人捐建?入内读书,需要束脩几何?”

    韩庆之不知道朱一冯为何有此一问,抬头迎着朱一冯的目光,如实汇报,“启禀巡抚,学堂是卑职去年建的!里边读书的,都是定海屯和临近几个屯子里的孩子,不要束脩,每天中午管一顿饱饭,只要他们肯认真读书。”

    “不要束脩还管饭?此话当真?”朱一冯原本以为,如此“豪华”的一座学堂,学费肯定会要到天上去。如此,捐建学堂的人,可能就是在变着法子盘剥百姓。听韩庆之说不要学费还管饭,顿时,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不要束脩还管饭,只是伙食一般!”韩庆之继续迎着朱一冯的目光,坦然点头,“定海屯靠海,土地贫瘠,大部分土地还是山丘,屯田肯定养不活全家。所以,卑职来了之后,就开办了一个烟厂以求自给。后来,烟厂赚到了钱,便又拿出一部分来兴建了这座学堂。”

    知道朱一冯等人需要时间消化这下信息,稍微给大伙留了几个呼吸时间,他才又笑着补充,“卑职不求屯子里将来出几个举人,进士。只求孩子们读了书之后,能识礼节,明大义,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用之人。同时,也免得他们终日漫山遍野乱跑,让他们的父母担心。”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