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心中觉得奇怪,但他克制着没有表现出来,安静地观察着许行舟。
老板也有些吃惊,但他摆摊多年,偶尔也会遇上专业选手,百发百中。
他率先回过神来,扬声道:“全中。”
闻言,小朋友们最高兴了,欢欣雀跃地要玩具玩。
许行舟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手感还在。”
盛嘉煦下意识问他:“你说什么?”
许行舟随口回道:“我说老板人很实在,枪调得很准。”
小朋友们拿到了玩具,开心得手舞足蹈,纷纷向许行舟表示感谢,还不断夸他厉害,真诚急切的表情,可爱又憨厚,引来一阵欢声笑语。
最近这段时间,众人从许行舟身上见证了太多奇迹,却仍是低估了他,没想到,他连射击都这么厉害。
霍柏玉收敛心神,好奇地问:“你连射击都学过?”
许行舟和小朋友玩闹了几句,闻言,回眸看向他,淡定地说道:“射击是一种很解压的方式,魔都现在有很多射击俱乐部,如果有时间,我推荐你去试试,学起来不算难。”
席星阑眉开眼笑:“砰砰砰,听着就挺解压的,看得我都有兴趣了。”
萧峻宥说:“等你有空了,找个时间,带大家去玩一下,怎么样?”
许行舟爽快应声:“没问题。”
他的表情始终很从容,看不出一丁点破绽。
实则,他口中提到的那个俱乐部早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
逛完集市,还有最后一项行程——参观纪念馆。
纪念馆离镇上不远,骑着三轮车大概十分钟就到了。
纪念馆坐落在山脚下一片辽阔空旷的土地上,馆前是一个广场,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石刻雕像。
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游客差不多都参观结束了,三三两两走出纪念馆。
节目组安排了一个讲解员,配合张爷爷一起向嘉宾讲述纪念馆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故事。
讲解员说:“这座纪念馆始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最初是由张爷爷的父亲张国强老先生独自出资修建的。那时,馆内的藏品大多也都是张老先生提供的。”
“后来,经过政府三次改扩建,又向老百姓征集了很多老物件,这座纪念馆有了现在的规模,来这里参观、瞻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说话间,讲解员领着嘉宾一行人走进纪念馆,听她讲述那个年代在这片黄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红色|革|命故事。
大家听得都很认真,并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去参观展示柜的老物件。
张爷爷适时补充说:“我父亲总说他是侥幸活下来的人,他建这座纪念馆的初衷,就是为了缅怀他牺牲的战友们,这件事,他一直在心里惦记了很多年。”
“所以,他一退休,就开始着手建纪念馆。那时,我父亲已经快七十岁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守在建筑工地,亲眼看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变成他心目中的样子。我大哥放心不下父亲的身体,就陪他一起守在这里。”
闻言,众人都不禁感慨张老先生重情重义、战友情深。
讲解员说:“这里有几张珍贵的老照片,是张老先生与他的战友们的合影,并且是几个不同时期的合影,张老先生一直珍藏至今。这些照片形成了一段可供考据的连续历史,更显得十分珍贵。”
说话间,讲解员领着众人去看展示柜里的照片。
为了保护文物,同时出于对先辈们的尊重,纪念馆的灯光都比较暗。
隔着一层层厚厚的玻璃,按照时间顺序,几张老照片安静地摆放在白色绒布上。
照片都是大合影,人比较多,加之年代久远,不太能看清每一个人的面容,但他们整齐肃穆、端正挺拔的姿态,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许行舟一眼就注意到摆在最左边的第一张照片,最上方有几个大字——黄|埔|军校第一期飞行员毕业生合影。
他不由得怔了一下,视线下意识看向照片中,站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青年身上。
青年的眉眼、轮廓、身形俨然就是曾经的自己。
这一瞬,他心里涌起百般滋味,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讲解员从第一张照片开始介绍:“大家请看这张照片,第三排左起第四个人就是张老先生,张老先生是飞行员出身,也是当时的优秀毕业生。”
“第一排最中间的两个人是他们的教官,虽然他们都很年轻,但从衣服上就能看出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教官穿的是战斗机飞行员的皮夹克,其他人身上穿的是学员训练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老板也有些吃惊,但他摆摊多年,偶尔也会遇上专业选手,百发百中。
他率先回过神来,扬声道:“全中。”
闻言,小朋友们最高兴了,欢欣雀跃地要玩具玩。
许行舟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手感还在。”
盛嘉煦下意识问他:“你说什么?”
许行舟随口回道:“我说老板人很实在,枪调得很准。”
小朋友们拿到了玩具,开心得手舞足蹈,纷纷向许行舟表示感谢,还不断夸他厉害,真诚急切的表情,可爱又憨厚,引来一阵欢声笑语。
最近这段时间,众人从许行舟身上见证了太多奇迹,却仍是低估了他,没想到,他连射击都这么厉害。
霍柏玉收敛心神,好奇地问:“你连射击都学过?”
许行舟和小朋友玩闹了几句,闻言,回眸看向他,淡定地说道:“射击是一种很解压的方式,魔都现在有很多射击俱乐部,如果有时间,我推荐你去试试,学起来不算难。”
席星阑眉开眼笑:“砰砰砰,听着就挺解压的,看得我都有兴趣了。”
萧峻宥说:“等你有空了,找个时间,带大家去玩一下,怎么样?”
许行舟爽快应声:“没问题。”
他的表情始终很从容,看不出一丁点破绽。
实则,他口中提到的那个俱乐部早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
逛完集市,还有最后一项行程——参观纪念馆。
纪念馆离镇上不远,骑着三轮车大概十分钟就到了。
纪念馆坐落在山脚下一片辽阔空旷的土地上,馆前是一个广场,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石刻雕像。
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游客差不多都参观结束了,三三两两走出纪念馆。
节目组安排了一个讲解员,配合张爷爷一起向嘉宾讲述纪念馆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故事。
讲解员说:“这座纪念馆始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最初是由张爷爷的父亲张国强老先生独自出资修建的。那时,馆内的藏品大多也都是张老先生提供的。”
“后来,经过政府三次改扩建,又向老百姓征集了很多老物件,这座纪念馆有了现在的规模,来这里参观、瞻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说话间,讲解员领着嘉宾一行人走进纪念馆,听她讲述那个年代在这片黄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红色|革|命故事。
大家听得都很认真,并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去参观展示柜的老物件。
张爷爷适时补充说:“我父亲总说他是侥幸活下来的人,他建这座纪念馆的初衷,就是为了缅怀他牺牲的战友们,这件事,他一直在心里惦记了很多年。”
“所以,他一退休,就开始着手建纪念馆。那时,我父亲已经快七十岁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守在建筑工地,亲眼看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变成他心目中的样子。我大哥放心不下父亲的身体,就陪他一起守在这里。”
闻言,众人都不禁感慨张老先生重情重义、战友情深。
讲解员说:“这里有几张珍贵的老照片,是张老先生与他的战友们的合影,并且是几个不同时期的合影,张老先生一直珍藏至今。这些照片形成了一段可供考据的连续历史,更显得十分珍贵。”
说话间,讲解员领着众人去看展示柜里的照片。
为了保护文物,同时出于对先辈们的尊重,纪念馆的灯光都比较暗。
隔着一层层厚厚的玻璃,按照时间顺序,几张老照片安静地摆放在白色绒布上。
照片都是大合影,人比较多,加之年代久远,不太能看清每一个人的面容,但他们整齐肃穆、端正挺拔的姿态,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许行舟一眼就注意到摆在最左边的第一张照片,最上方有几个大字——黄|埔|军校第一期飞行员毕业生合影。
他不由得怔了一下,视线下意识看向照片中,站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青年身上。
青年的眉眼、轮廓、身形俨然就是曾经的自己。
这一瞬,他心里涌起百般滋味,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讲解员从第一张照片开始介绍:“大家请看这张照片,第三排左起第四个人就是张老先生,张老先生是飞行员出身,也是当时的优秀毕业生。”
“第一排最中间的两个人是他们的教官,虽然他们都很年轻,但从衣服上就能看出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教官穿的是战斗机飞行员的皮夹克,其他人身上穿的是学员训练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