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边界力的本质,就是提升自我认同、认知自主、行动独立度,降低情绪易感度。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听起来好像只要从这四个维度管好自己、不被影响就好了。
真的做起来有这么容易吗?我先讲一个故事。
在好些年前,有一位长得很白净斯文的女孩小A找到我做咨询,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说话声音很轻,文文静静的,一看就是从小很乖巧的那种女孩。
她为什么找我咨询呢?
原来小A在刚刚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为了和同事们搞好关系,她经常主动地帮大家做些订盒饭啊、打印文件啊、拿快递啊之类的事情,而且每次做的时候,都是笑呵呵的样子。
她的努力确实维护好了同事关系,大家都挺喜欢她的,那慢慢的,同事们就开始习惯把订盒饭、打印文件这些事儿叫她来做。
有一天临近中午,她在赶一份材料,忘了发起外卖拼单,一抬头就发现到了12点半。虽然赶紧发起,但时间已经太晚了。所以1点左右,有个同事问她:饭菜还没到吗?待会儿吃完都没时间休息。
她那一刻突然心里很委屈:订饭不是她的职责呀。但她话到嘴边,怎么都张不开口。
上一节课我们说到,行动自主度,就是看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是不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小A在这个过程中,她很想找回自己的主动权,把话说出口,但却似乎无法控制。
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像小A这么委屈,但多多少少也会有相关的经历,比如:
你告诉自己不要让情绪太容易受别人影响,但被上司指责说「你连做个方案都做不好」,后面几天工作、看电视时都忍不住反复回想;
你告诉自己要提高认知自主度,但你明明很喜欢一条绿裙子,同事一说这颜色太鲜艳、很俗气,你下次再也没有穿过它出门;
你很想努力让自己提高自我认同,但当开会的时候,领导在说「这件事谁来牵头」的时候,你想要争取,却死活也说不出,我来。
好像有一个看不见的阻力,卡在中间。你明明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拒绝,应该争取,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就是做不到。
这个无形的阻力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说了,可能是思维习惯,可能是性格,这些都根深蒂固了,很难改变。说得没错,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可能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不断破坏你边界的外力,到底是什么?
创伤,简单来说就是你经历了一些压倒性的伤害。
它可能是急性的重大伤害事件,比如:经历家人的生老病死、突发意外事故和灾害,比如新冠肺炎,其实也是创伤事件。也可能是伤害比较小、但反复出现的慢性伤害事件,例如经常被抛弃、被虐待、被忽略、被指责等等。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创伤听起来都太严重了,我怎么会经历呢?
其实它远比你想象得普遍。小时候,爸妈总是哄你睡午觉,每次你醒来房间都空荡荡他们已经偷偷离开,慢慢就害怕入睡;你进入职场后,你和同事都提出了想法,但别人总是采纳同事的建议,你总是无意被忽略受挫;即使一生平平安安,没有经历过意外,也会遇上亲朋好友离世这些重大的事件。这些都是创伤事件。
所以人人都会经历这些事情,广义上,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受创伤。
那创伤是怎么阻碍你建立边界的呢?
二、创伤是怎么阻碍你的边界?
世界上知名的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里面说,如果你同样的大脑回路反复被激活,你的大脑就会「记住」这样的激活模式。
比如说,小A在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常常是否定式的反馈,说她胆子太小,当别的小朋友拿了她很喜欢的小布熊,她想要抢回来,妈**评她自私、不讲道理;他感受到父母看待他的眼神是很挑剔很厌恶的。
长久以往,它就成了小A的创伤,小A会觉得自己是糟糕的,是没人喜欢的,是不被爱的。这会让她产生很大的匮乏感,什么是匮乏感呢?她会非常需要认可。
就像开头帮同!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