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人格化。
在聊这个概念之前,我想先讲一个人,乔布斯。提起乔布斯,恐怕没有人不认识他。2011年的时候,乔布斯去世,全世界人都在哀悼他。当时我带领团队和李开复先生一起出了一本书,叫《乔布斯传》,书出来之后,正赶上乔布斯逝世。
那个时候,小米的雷军被称为中国的雷布斯,他还用小米的渠道帮我们免费宣传了这本书。
一转眼过去了七年,最近,苹果的iPhoneX刚刚上市,发布会正是在苹果的地标建筑里的乔布斯礼堂举行。它消灭了手机屏幕上残存的最后一个按钮,其开创性仍然继承了当年乔布斯时代的基因。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
回首过去的这些年,你会惊讶地发现,商业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在这诸多变化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格化。
乔布斯死了,但他的精神仍然深深影响着苹果,作为产品之神,他所代表的那种价值观,仍然为很多人所深深认同。乔布斯虽然离开了苹果,但他的人格和精神将永远作为苹果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产而存在。
这正是人格化力量的典型体现,由此可见人格化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人格化最重要的几个特点。
第一点.人格化的本质是人性化和情绪共振。
很多人说,今天是一个「人格化」的时代,那么,什么是人格化呢?
有些人认为,所谓人格化就是指公司推出一个人或拟人的吉祥物,让它代表公司的形象,和用户产生联结。
这么说不能说不对,但是它太狭隘了。
我认为,人格化的本质是人性化,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引发情绪共振,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
创始人作为一个魅力人格体为公司做品牌营销是人格化的一个类型,通俗地说,就是把创始人的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绑定在一起。这么做有优势,也有劣势。
它的优势是可以大幅节约营销成本,好的公司创始人作为一个魅力人格体,自带传播属性。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小米,小米是雷军的小米,你无法想象没有了雷军的小米,也无法想象没有了小米的雷军。每当新手机发布,雷总都会亲自出马,开发布会。
宣传新手机这件事不一定需要雷军亲自来做,但他亲自来开这个发布会效果最好。雷军亲自来开,很多人会来看直播,他们受了雷军的人格魅力的吸引而来,来了之后又转化为小米的用户。
同样,阿里巴巴和马云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在用户的心里,提起阿里巴巴,就会想到马云,提起马云,就会想起阿里巴巴。马云的价值观得到了阿里巴巴整个公司的贯彻。马云很早就有这种意识。当年,马云还是一个销售员的时候,就知道找央视给他拍纪录片,名字就叫《一个销售员的一天》。
类似的例子还有董明珠和格力空调,罗辑思维和罗振宇,这些具备魅力人格体的创始人站出来说一句话,就胜过传统公司千万百万的营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锤子手机。现在的锤子手机已经做得很成熟,很好了。但当时出第一款锤子的时候,别的手机电池能用一天,锤子手机只能用半天。这本来会是一个巨大的劣势,但是很多锤友们站出来说——这个问!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