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别人对我们的积极态度是怎么形成的?-第2/3页

加入书签
提到情绪,你可能会立即想到:一个事物让我产生积极情绪,我就给它好评,正面态度;一个事物要是让我产生消极情绪,那我就给差评,负面态度。这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你和交往的对象约会,那当然是可以发挥你幽默的优点,讲个笑话,逗他(她)开心,让他(她)产生积极情绪,从而对你形成正面的态度。

然而,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其实你参与过许多给你消极情绪的事情,但是你不仅没有差评,反而对其态度良好。比如,听一首令人感怀的悲伤歌曲,看一部让人泪目的悲剧电影等等。悲伤并没有让我们做出消极评价,反而我们甘之如饴。

所以,不应当简单地认为积极情绪就会有好态度,消极情绪只会有差态度。如果消极情绪能让双方产生共鸣,同样也可以让对方对你形成积极的态度。比如,跟同事一起吐槽一下工作太辛苦,虽然互相都在倾诉负面情绪,但很有可能让这个同事对你形成积极的态度,因为你们产生了共鸣。反之,如果别人在吐槽,你却哈哈大笑。这样的你在电视剧里估计活不过三集。

最后,我们来看看行为倾向。行为倾向是指有想做出某个行为的想法,这个想法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这种行为倾向并不一定会产生具体的行为。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我们很多的「行为」都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只剩下了「倾向」。不过,一旦条件成熟,倾向都会带动行为。就好像在土里埋下一颗种子,只要阳光雨露足够,它一定会生根发芽。

总之,态度本身是由认知、情绪、行为倾向三个方面构成的,十分复杂,加上它的形成常常是自动的,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改变态度是比较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影响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呢?其实就是这样态度的特点去应对。

态度来得快,我们也要跟着快,抓住最初的几秒,给对方留下正面的第一印象。你应该听过「首因效应」这个词,讲的是

狼宝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对彼此之后的关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应对态度迅速的特点的核心方法。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如果错过了这个窗口期,我们在之后怎么让对方对我们的态度更加积极呢?

这些都可以从态度的三兄弟认知、情绪、行为倾向来着手。

首先,让对方对你建立正面的认知。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认知其实是三兄弟里最善变的一个,所以,哪怕对方已经对你有了一个固定的认知,你也可以通过沟通或者具体行为,去改变对方对你的认知,进而改变对方的态度。比如,和一个爱读书的朋友见面,你可以聊一聊你最近读的书,让他可以把你与爱读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需要用语言刻意表达,而是嵌入在心智开关里的,会对你产生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小瞧这种联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这个联系会帮你一个大忙。

其次,在情绪方面,可以让对方把你和积极情绪联系起来,比如发挥自己的幽默感,创造更轻松的互动氛围。如果在互动中产生了消极情绪,也尽量在消极情绪中找到共鸣点,比如一起吐槽下地铁太挤,雾霾太严重,虽然双方的情绪都是消极的,但却有利于建立双方的正向连接。

最后,利用态度形成自动化这个特点,埋下「行为倾向」的种子。这个手法,很多商业广告都在使用。

在广告中,商家将产品与某种特定意象捆绑在一起出演,久而久之,让你形成对商品和这种意象的紧密联系,在不知不觉中,你对商品的态度就自动形成了。比如,你可以回忆或者上网搜索一下可口可乐在春节期间投放的广告,它们往往以喜庆团圆为主题,大量使用红色,并且强调团聚时刻要来一瓶可乐相伴。这样的广告,就是将可乐饮料同过年欢聚联系起来,让我们对可乐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态度。

用这种自动化、无意识的方式,我们就形成了可乐与团聚的联结,我们对可乐的态度就变得积极。相对应的行为倾向就是「我想喝可乐」。这个想法在你头脑中埋藏起来,等到了超市,它就破土出芽,吸引你去购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