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加入书签


    从郡守府出来时,天色已渐晚,王守仁和陶青亲自送到门口,很是客气的跟张弦道别,而驾车的王晓晴却气鼓鼓的不跟三人说话,三人也不以为意,他们都知道这是在生昨日在讨论计策时把她赶走的气,临别时,王守仁拱手道说:“先生,不如明日再走,也好让老夫略尽地主之谊。”

    张弦躬身回礼,道:“谢大人,家中还有幼徒,就不过多叨扰。”然后转身对王晓晴道:“小姐,今次归家,可多呆些时日,随便安排一人,送我回去即可。”

    王晓晴冷哼一声,也不回话,在王守仁和陶青的注视下狠甩马鞭,扬长而去。

    马车走远,只剩两人,王守仁对陶青道:“你怎么看?”

    陶青摇摇头道:“天马行空,神来之笔,我不如他远矣。”

    王守仁摆摆手,道:“诶~,陶兄不必如此过谦,你我搭档多年,我还不知道你的能耐?”

    陶青苦笑道:“罢了,江山代有人才出,且看谁人领风骚!”

    王守仁哈哈大笑:“走,今日无事,不醉不归。”说完,两人勾肩搭背往郡守府旁边的陶府走去。

    另一边,马车在王晓晴的驾驶下飞快地前进着,索性此时时近黄昏,昼市已休,夜市未起,街面有些清寂,马车未影响到道路两旁的百姓。

    不一会儿便出得城去,只是城外和城内的路况是不同的,张弦在努力稳住身形后小心的对王晓晴道:“那个,王大人,能慢点不,车有点儿太晃。”

    王晓晴又是哼了一声,并未回话,只是张弦明显感觉到车子慢了下来,也没那么晃了,他从凳子下面取出一本书,想了想又放回去,拉开窗帘,正看到落日余晖。

    他斜靠在车窗上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官道很静,只有车轮滚滚的声音,王晓晴偷偷透过门帘看这个神秘少年,她实在想不通,这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少年为何这般沉着冷静且成熟!

    不知行了多久,车窗里忽然传出了悠扬的笛声,只是又不太像,再次透过车帘看去,少年竟是用树叶吹笛,可是远处树木都已光秃秃的,不知少年从哪里找来的树叶儿。

    曲调依旧悠扬婉转,但与上次不同,这次流露出的却是深深的怀念,令听者神伤,王晓晴很识趣的没有打扰,只是等一曲结束,才开口道:“你,有什么心事吗?”

    沉默了一会儿,张弦调整好情绪,说道:“没事,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咱们还有多久到南城?”

    王晓晴道:“哦,马上了,你看已经可以看到南城的城墙了。”张弦挑起车窗果然南城城楼已在眼前。将张弦送到难民营张弦的帐篷前,小陈起已经在门口等着,张弦跳下马车,正要说些什么,王晓晴已经扬鞭而起,只留下漫卷的灰尘。

    第二日一早,南辅郡守府终于有了新动作,王晓晴拿着郡守府下达的指令文书,气死汹汹的来到张弦的住处。此时张弦在教陈起打拳,这个时代的文人并不都是文弱书生,王晓晴就知道当朝儒学大家徐子崴就是一位文武全才,并且他要求门下弟子必须精通六艺,六艺中就包含“骑、射”。

    看到王晓晴的到来,张弦示意她稍等片刻,王晓晴只能耐着性子等张弦教陈起打完那套基础拳法。大约一刻钟时间,张弦宣布陈起今日早课完成,便让陈起洗漱一下,收拾东西。等一切张弦吩咐完一切,王晓晴立马黑着脸,拿着文书大声指责张弦:“这就是你的治荒三策?停止开仓放粮?增加粮价?趁饥民工价低廉大兴土木?”

    张弦笑了笑,让她消消气,这时陈起端了清水,张弦洗了把脸,然后对王晓晴说:“还没完!”说完朝城门努了努嘴,王晓晴看到一辆豪华马车正往这里驶来,她一看到这马车,心下有些不解,她当然认识这辆马车,这辆马车是宁始帝赏赐的,她有些不解这个时候,父亲派这辆马车来做什么?正思考间,马车已经在她面前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