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摇霜正式搬到北斋后,赵商容把中斋也让出来给她平日处理王府内外事务。
由此,王府上下皆知王妃的地位是彻底稳固了。
中斋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王摇霜在那儿处理事情确实方便了许多。
王晓霜来见她也方便了。
“我无意中听到王府的人说,大王特意嘱咐要府库准备红烛、彩锻?他这是准备纳妾了么?”王晓霜眉头紧皱。
王摇霜噗嗤一声,笑道:“还不是你整日用《诗经》来控诉她冷落怠慢了我,她为了弥补我,决定给我补办亲迎与交拜之礼。”
王晓霜“啊”了声,没料到大王竟然还是个听劝的。
她问:“那……具体是个什么章程?”
王摇霜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庙见之礼前需要回芳霖院,她说没法让我从王家出嫁,那便让我从芳霖院出门,到北斋去……这算组成小家之礼。”
其实这是赵商容效仿现代异地举办的婚礼仪式。
比如在异地办婚礼就必须租酒店或别墅,然后新娘从这儿出门,到外头逛一圈后到男方家祭祖,然后回酒店吃饭。
正好庙见之礼,赵商容接了王摇霜后一块儿去家庙行礼,顺便在外逛一圈,然后回到王府来。
王晓霜面色古怪:“大王的想法还挺古灵精怪的。”
王摇霜也觉得挺新鲜的。
她悄声道:“大王说那天会备酒席,你若能寻个借口带阿父阿母来吃酒的话便再好不过了。”
王晓霜笑道:“这便交给我去办吧!”
说完了私事,王晓霜见姐姐面色忧虑,便问:“姐姐可是还有什么要交代我的?”
妹妹与她还是有些心灵感应的,王摇霜开门见山地问:“大王出藩后,你怎么办?”
王晓霜此前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她也坦白道:“我身为大王的侍读,自然会跟着出藩,直到……”
当侍读不是一辈子的事,出身士族的人则只将这当成升官的跳板,不出一年就会升官。
而出身寒门的人或许只有在大王升迁或得到重用的情况下,才会跟着晋升。
王晓霜显然不属于这两种情况。
她是带着目的来到大王身边的,性别也注定了她只能“任性”这么一两年。
最迟三四载,她就必须要嫁人了。
不过未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王晓霜并不想让姐姐替她担心,便笑着安抚道:“直到大王学有所成,不再需要侍读。”
王摇霜掩笑道:“那你怕是盼不来了,大王私下与我诉苦,说她一背书就想打瞌睡,你让她听乐还行,听书简直是催眠。”
……
见完妹妹,王摇霜还得进宫一趟。
她跟云太妃谈过,云太妃断言皇帝不会放她离宫,让她跟大王不必再费心思将她带出宫去。
王摇霜道:“若是以孝道来……”
云太妃摇头:“陛下无嫡母,生母又已逝,他自登基以来,侍奉我如母,十分恭谨。同样是孝敬,只怕朝臣未必会同意你们以孝为名,请旨带我出藩。”
皇帝没了嫡母,又没了生母,宫中只剩云太妃,这一两年来一直被他当成亲妈来侍奉,朝臣们有非议,他便哭诉,自己没母亲,兄弟的亲妈就是他的母亲,他把母亲留在宫中奉养有问题吗?
朝臣们明知他只是为了扣留云太妃来防止颍川王有任何异动,但他的理由虽荒唐,但又十分合理,于是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而且云太妃是自愿留在宫中的,至少宫里有什么动向,她都能及时传信给大王或这王摇霜,让她们做好应对的准备。
王摇霜见状,便不再相劝。
没几天,大王的王国属吏也陆陆续续地被皇帝征辟选任出来了。
训导官没有变化,文学依旧是陆康担任,侍读为王昭鸣。
事务吏方面,郎中令与中尉皆虚设,只以颍川庾氏年轻子弟庾释之为大农,负责颍川王的所有田地、租赋税收。
另外有左右常侍各一人,侍郎两人。
以上官职由于实权不多,地位也不高,因此都是作为士族子弟起始的官职。
顺便一提,大抵是云家也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因此云麓被任命为职掌徒役的侍郎。
大量小有名气的文士也被征辟担任王国的学官、寒门出身的子弟也释谒为负责宿卫武职的武官等。
至于州府属吏和军府属吏,现在的豫州已有在职的属吏,故而届时是否要进行人事调动,得看大王是否要亲自辟任属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