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孟德

加入书签


“这是夫人的贴身婢女?”看着眼前的婢女,杨明有些困惑。

 婢女长得极为好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明眸皓齿,秀色可餐。

 若不是张义说了来历,他都以为是王异来了。

 “夫人担心少君晕船身体不适,也怕少君在北海生活不适,特遣婢子来照顾。”未等张义开口,婢女便回道。

 她这一说,杨明想起先前在河东晕船之事。

 “你叫什么?”杨明接着问道。

 “婢子唤做阿一。”婢女答道。

 杨明闻言笑了笑,婢女一般都没名字,都是主人随意起一个,“一”即有“首”之意,倒是与贴身婢女的身份颇为契合。

 他最终点了点头,算是允了。

 王异有心,他拒了不合适,况且这婢女养眼,带着也无大碍。

 安排了阿一,他接着又去看牛车那边。

 今日他便要启程去孟津,准备坐船前往北海。

 “这些杜康酒小心一些,莫摔坏了。”杨明看到仆人在搬酒,叮嘱道。

 正当此时,杨琦的马车也进入巷子。

 今天本是休沐日,杨琦一早却接了诏令,说是有要事要议,一大早便出去了侍中寺。

 侍中寺为刘宏专设,其职能是分化尚书台权力,故又称为“审尚书事”,意为审核尚书台奏事。

 “子骞,你与我来趟书房。”杨琦下了马车便开口道。

 杨明颇感意外,随杨琦进了书房,把房门关上。

 “阿父今早被叫去寺中,是为那顿丘令曹操。”杨琦开口道。

 “孟德出何事了?”杨明马上问道。

 “他在顿丘草菅人命,擅自虐杀,阳球拿着十余封上书面见天子,那曹节却在一旁说曹操并非滥杀之人,只是惩治犯人,赵忠张让等人皆附和,便是那桥公也为其言,陛下最后竟不治其罪!”杨琦脸色颇为气愤。

 杨琦的气愤可以理解,曹节为曹腾之孙,曹腾则为前大长秋,与曹节等人有恩情,如今曹操仗着宦官子弟身份大开杀戒,作为士人岂能不愤?

 “我知你与那曹操为竹马之交,可此人出身宦官,喜滥杀无辜,当初在雒阳棒杀蹇图,如今在顿丘又草芥人命,你要敬而远之。”杨琦旋即告诫道。

 “儿明白了。”杨明并未反驳什么。

 “你东西准备的如何了?”杨琦看到杨明这幅模样,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重,遂岔开话题道。

 “都已准备妥当,只等父亲回来。”

 杨琦闻言调整情绪,起身带着杨明出了书房。

 自书房到门口,杨琦一路叮嘱。

 “如今流民四起,路上多加小心,到了便书信一封。”杨琦最后不舍道。

 杨明点头上了车。

 “在外切记莫再逞强,一切以小心为上。”杨琦又补充道。

 “父亲不必担心,儿已是上过战场之人。”杨明笑着回道。

 杨琦闻言一怔,终于不再开口,挥了挥手。

 杨明一行十余辆车,浩浩荡荡近百人,离开闾里,朝着城东而去。

 他们此行虽走水路,但东莱与雒阳相距近两千里,平均船速按每日七十至一百汉里算,至少得二十日。

 算上上岸后的一段陆路,少说也得近月。

 这还是一路顺风顺水,若遇上暴雨天气停靠,那就得月余。

 若是杨明半路再想在哪逗留一番,那就更久。

 而且这次与先前杨明出征并州全然不同,那是是为战事,许多事情从简。

 但此去求学,必然不能如此。

 首先便是护卫十余人,若遇上盗匪,能护住杨明安全。

 那随着这些人,包括杨明在内,便会产生许多换洗衣物。

 路上换洗衣物,则需要安排婢女跟随。

 然后就是吃食问题。

 黄河沿岸也不是到处有渡口,随时有驿亭,所以干粮必须带足。

 然而月余时间,必然不可能只吃干粮,毕竟这也不是行军打仗。

 所以或在船上,或在岸边起锅造饭。

 那一要食材,二要厨娘,三要锅碗瓢盆。

 除此之外,还需带上大量财物(东汉可没银行)、书籍(坐那么久船必要娱乐)、束脩(汉代拜师所需)、兵器等等。

 十余车,百余人的队伍看似规模庞大,却也是缺一不可。

 他们抵达孟津后货物开始装船。

 黄河水流多湍急,加之地形因素,可用于建造渡口之处并不多。

 在关中地区,也仅有河东蒲板、弘农茅津、河内小平津与孟津几处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