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所凭依

加入书签


远山连野,出了山口,平地之上,骤起一座高耸的建筑。

 坞堡!

 刘衡自从白波谷出来,走了上百里,方才见到了人烟,本来很高兴,不过此时他的心情可高兴不起来。

 原因就是身后两个吃白食的。

 长得老的道号玉真子。

 另外一个有点像是赤木刚宪的男人叫童渊。

 这两个货据说是和张角开完了会,结果迷了路,在山中晃荡了两个月,身上粮食吃完了,死气白咧的让刘衡带他们一程。

 依刘衡看来,这两人粮食吃完了是真的,说是迷了路,骗鬼呢!

 刘衡有心拒绝,不过形势比人强,这两个家伙都不好对付。

 因此,也只能答应他们随行。

 世人都戏称当今天子刘宏是洛阳太守,讥讽其政令难出洛阳城!

 但这其实并不准确。

 各地郡县都掌握在洛阳朝廷的手中,虽然当今天子不着调,公然卖官鬻爵,可汉室百多年来形成的体制,还没有彻底败坏。

 不过,洛阳朝廷的掌控力也只止步于郡县。

 由于妖魔侵扰,安全乃是刚需。

 什么是安全呢?

 又长又厚的城墙便是安全。

 不过,郡县两级的城池是有数的,都建立在了各个战略要点,不可能容纳所有人。

 于是,许多百姓往往以家族为单位,联合起来,开拓荒地,建立坞堡。

 白日里在田野劳作,收集食物,晚上则躲进坞堡里,躲避妖魔。

 眼前的坞堡并不大,长三十丈,但却是标配。

 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刘衡走到了坞堡前,城墙望楼上,有十名穿着甲胄、背负长弓的男子在守卫。

 刘衡瞥了一眼,这样的武备在这么一座小型的坞堡中可不常见。

 穿着精甲的武士,只有在中大型的坞堡中才能见到,一般的小型坞堡能凑齐弓弩箭矢已经算是不错了。

 刘衡拿出了代表身份的牒牌。

 守门的武士看见刘衡的牒牌,脸上堆满了笑容。

 “原来是太平道的道爷,里面请。”

 再见玉真子和童渊的牒牌,守门的武士态度就平淡多了。甚至可以说,带点轻视。

 童渊有心争辩两句,不过却被笑眯眯的玉真子拉住了。

 当年光武帝为平息妖魔之乱,广招天下能士。

 武帝时期定立的罢黜百家之策也因为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而被废止。

 当今天下,诸子百家并起。

 其中,尤以儒道兵三家最盛。

 而道家诸派中,太平道广为人知。

 这和张角几十年来,带领徒众驱魔降妖,治病救人分不开来。

 此刻,太平道在民间、士林甚至是洛阳宫廷中都有着良好的声望。

 十常侍中就有不少人拿了张角的好处。

 这也是刘衡的前老板宁愿冒着让大谁何成为叛逆的风险,也不愿意将组织名单交给十常侍的原因。

 倒不是说宦官集团会背叛朝廷,而是如果让十常侍知道了名单内容,那张角迟早也会知道。

 这些散落各地如星星之火的坞堡,对待诸子百家的人物都很客气。

 基本上,堡内都会建造相应的会馆,招待过往诸子百家的弟子。

 知道了有太平道的道爷来了,坞堡堡主亲自前来迎接。

 坞堡主姓陈,行七。

 面对着满脸堆笑的坞堡主,刘衡却感觉不对。

 走进了坞堡内,空气之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很淡,经过了处理。

 刘衡天生五感异于常人,能够察觉到旁人察觉不到的细节。

 再联想到刚刚对待他很热情的守门武士,对方一应举动都很正常,只有身上的衣饰似乎不太合身……

 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再看向一旁的玉真子。

 对方依旧是笑呵呵的。

 当即,刘衡便决定继续走进了坞堡中。

 会馆之内,燃烧着篝火,驱散了山林赶路时沾染的寒气。

 铁壶之中热水咕咚咚冒着泡,放在公共区域,供人取用。

 陈七将刘衡三人带进了会馆,安排好了饭食,便先行离开了。

 此时会馆之中,除了他们三人,还有几个阴阳家的弟子。

 这帮人很神秘,本是在商量什么,看见刘衡三人前来,便闭上了嘴巴。

 童渊本来打算前去打个招呼,可还没上前,这几人就起身离开了。

 “神神秘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