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农作物良种-第2/3页

加入书签
    “佃户要交租金的,靠种地赚钱,真的很不容易。”

    王辛未含笑点点头:“是挺不容易的。”

    “自耕农,有二十亩水田,除去各项成本,一年净收入有多少?”

    “成本有多个方面,如果缺少劳动力,还要花钱雇人干活。”

    “现在,那边大米卖什么价?”

    “各地米价相差有点大,现在苏州城内,每公斤大米售价4文钱。”

    “我可记得在古代,米是用容器来计量的,李德安卖大米,按重量计价?”

    “是的,顾客进店之前,大米会分装在袋子里。”

    “一次能买一公斤吗?”

    “最低五公斤起售。”

    “如果顾客只能拿出四文钱,提出卖一公斤大米,会被拒绝?”

    “是的。”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一石大米大约有90公斤重。”

    “没错。”

    “在明代的苏州,一公斤大米4文钱,一两白银能买250公斤大米,而在现代,普通的大米一公斤五块钱左右,37克多一点的白银,近200块钱,200块钱只能买40公斤大米。以米计价,相比现在,明代时期的白银购买力要高出好几倍。”

    “是啊,”王辛未微笑道,“所以,我喜欢往那边输送白银。”

    “输送了多少白银了?”

    “五百多万两。”

    “花了多少钱买白银?”

    “近十亿元人民币。”

    “这么多啊。”王国庆略带惊讶道。

    “不算多。”王辛未微笑道,“未来一年,我可能会往那边输送更多的白银。”

    “未来一年,你要花十亿购买白银?”

    “还不一定。”

    王国庆想了想,问道:“你推广高产的双季常规稻之前,苏州府的水田平均每亩每年两茬水稻能产多少稻谷?”

    “300公斤。”

    “翻倍涨,涨幅这么大啊。”

    “是啊。很多农作物,优质品种的产量要比普通品种的产量高出很多,高一倍,很正常的。”王辛未停顿了一下,补充道,“除了品种好,王辛未在那边推广更先进的水稻种植方式,在这方面,也能提高产量。”

    “600公斤稻谷,舂米,去壳后,差不多能得到八成的大米。”

    “近八成,要差一点。”

    “光吃米饭,肉吃的少,肚子里没有油水,干重体力活的人,特别能吃。”

    “是的。”

    “佃户佃租你的土地,不是想租几亩就能租几亩的吧?”

    “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壮劳力,有几个孩子。大部分佃户佃租李德安的田地耕种,农忙时,会请亲戚,或者雇人帮忙干活,不过,农闲时,李德安会雇佃户干各种活。勤俭持家的佃户,家里肯定是有余粮的,相比之前,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

    “一对二十五岁左右的夫妻,抚养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一年能存三两银子吗?”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在古代,勤劳的人和懒惰的人,工作量和收入相差很大的。”

    “佃租其他地主土地耕种的佃户,日子过得很苦?”

    “肯定没有李德安的佃户过得好。”

    “我觉得李德安的收租金比例太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