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知的品性也高洁得很,张院长的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不禁闹了个大红脸,一直洋洋自得的顾邑令脸色也有点难看。
张同知却兴致盎然:哦?不是你?那是谁呢?
闻道只好起身把梦中所见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这套说辞连同龄人王修春都忽悠不了,更别说在场的老油条了,大家看闻道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要是那篇文章是我作的,我早就宣扬得整个城南县都知道了,这小子是有多傻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张同知哈哈大笑了半天才感叹道:闻道啊闻道,做人谦虚本分是对的,但是太谦虚太老实也是不行的,知道吗?
他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顾远知才十四五岁,是在众星捧月中长大的知县公子,纵然少年聪慧又如何能写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文章呢?
而闻道考学多年却高中无望,自然难免心怀愤懑,那么写出这篇抒发郁闷和不平之意的辞赋那就相当合情合理了。
其他乡绅也纷纷附和道:就是了,是你作的辞你就说是你作的嘛,何必说什么梦中所见?扯什么王勃呢?
还有人趁机起哄道:在同知大人面前怎么能打诳语呢?罚罚,必须罚两杯。
我说的是实话啊,怎么大家都不相信?闻道一脸的尴尬:真,真不是我作。
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立刻叫嚣:真不是你作的?好,那你把那个叫王勃的带来给大家看看。
孙主簿也在现场,眼看张同知的脸色要不好起来,他连忙朝闻道使眼色:闻小弟,快不要胡说了。
闻道也知道这说辞上不了台面,但他总不能说这是他小妹做的吧,只得端起酒杯来自己打自己的脸:小子孟浪,自罚两杯,还请同知大人赎罪。
见闻道服软,张同知这才露出笑容:少年有才不狂傲是对的,但也不能随便胡说八道,知道吗?
闻道干脆破罐子破摔:是,闻道惭愧,多谢同知大人的教诲。
此时,张院长也不尴尬了,赶紧打圆场道:对了对了,听同知大人的话就对了。
闻道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又向众人自罚两杯才把这事忽悠过去。
随后,张同知又询问了一些《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以及里面的典故来源。
其实,闻道刚读到这篇辞赋的时候就心有戚戚焉,虽然各自的际遇不一样,但他们所遭受的恶意和不平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同样的心酸与悲怆。
现在,他只能庆幸之前和小妹都一一讨论过这些细节,因此回答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
众人更肯定这首辞赋就是闻道写的,不然他怎么会了解得这么清楚呢?
见大家都在奉承自己,闻道挺不好意思的,只得一个劲儿说道惭愧惭愧,又把荣誉往同窗身上引:
其实,这首《滕王阁序》算是我与远知师弟修春兄共同合作完成的,多亏了远知师弟的朗诵展示,以及修春兄美妙乐声的引导,大家才能充分感受此赋的意境和绝妙。王徐文可算逮着机会炫耀儿子了,他装作责备道:修春,还不快点给大人们介绍一下你弹的曲子。
王俢春一脸的苦涩:那两首曲子也是闻道给他的,这叫他怎么说嘛?
闻道一脸鼓励地看着王俢春:加油,你行的。
王俢春只得犹犹豫豫道:其实,此曲改编自闻道兄的高山流水和渔舟唱晚,也算是我们三人合编的,特别是远知师弟指点了我许多。
确实,顾远知对编曲和舞台表演提了许多有益的意见,说是合作完成也没有错,但他不是那种狂妄自大的人:两位师兄才华出众,远知惭愧不敢当。
张同知算是听明白了,辞赋和曲子都是闻道写的,但他不贪功,还记得给同伴分功劳,这小子还挺对他胃口的:
哈哈,三位都是谦谦君子,谦恭礼让,好样的。张院长,你教的好学生啊!
张敬知连忙起身致谢:多谢同知大人称赞,立章书院的宗旨就是明德至诚博学远志。在注重学业的同时,我们也是很重视提升学生品德的。
张同知对此次文昌祈禄打醮活动很满意,在茶会结束的时候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张院长,你们书院可不能埋没人才啊。
是是,谨遵大人的吩咐。张院长立刻打了书院一定重点培养闻道的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