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强硬后台-第2/2页

加入书签
    本来她机票都已经订好了,准备明天就出发去晋省找唐思云玩,结果却接到了母上大人的电话,只好改行程先回京都一趟。

    ……

    晋省,偏僻山区。

    “咔!”

    《驴得水》剧组拍摄地,导演胡雨喊停,不是很满意演员们刚才那场戏的表演。

    “宋老师,你刚才那台词有些用力过猛,话剧风格太明显。”

    “赵钦,你刚才是不是走神忘词了?注意集中注意力。”

    “大家调整一下状态,再重拍一场。”

    剧组开始拍摄的第四天,演员们度过了初期磨合阶段,拍戏效率有所提升。

    不过胡雨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演员们很多时候的表演痕迹太明显,情绪从转折到爆发的时间太短,没有缓冲过程。

    但这不能全怪演员,因为《驴得水》的剧本最初就是根据话剧改编而来的,带有强烈的话剧风格。

    电影和话剧,有共同点,但也有很大的区别。

    话剧是表演的艺术,注重现场交流,具有直观性、舞台性、对话性,剧情推动和人物塑造要靠大量的对白来推动,所以话剧演员在表演时会有一些“夸张”的表演来传递情绪。

    而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可以镜头拍摄、剪辑,重塑时间空间,有时候一个留白镜头,就能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演员们要做的是融入其中,自然而然。

    在另一个世界,《驴得水》被吐槽得最多就是电影中话剧痕迹太浓,但依旧是一部高分电影。

    瑕不掩瑜!

    而胡雨在和杨诚沟通商量后,正在想办法,尝试淡化剧本中的话剧痕迹。

    剧组现场,在演员们调整状态重新又演了一场刚才的戏份后。

    “铭哥!你觉得这次的效果怎么样?”胡雨扭头,看向同样坐在监视器一旁的杨诚。

    “没什么问题。”杨诚说道。

    一开始,杨诚在剧组里日常只需要做编剧该做的活,除了偶尔给演员讲讲戏,剩下的时间很悠闲,直到前两天他觉得某一场戏拍得不符合他的感觉,找到胡雨提了几个修改意见。

    胡雨听完后,仔细琢磨了半晌,发现如果按照杨诚说的思路、角度来拍摄那一场戏,效果确实会更好。

    其实这是因为杨诚上辈子在另一个世界看过《驴得水》的成片,心中有数,对比剧组拍摄现场,自然能发现问题。

    当然,杨诚不是要求拍出来的成片和上辈子看过的《驴得水》一模一样,这也不可能,他只会在明显感觉到不足时,才会提出意见。

    但自那次之后,胡雨就发现杨诚的“才能”。

    每天一到剧组现场,胡雨就拽着杨诚一起坐在监视器后面,把他当成了“质检员”。

    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

    “嘶……”

    杨诚锤了捶后有些发酸的背脊椎,这是长时间保持坐姿的缺点,容易腰酸背痛。

    “不行,我得起来活动一下,你自己盯着吧。”

    胡雨的目光短暂从监视器画面上挪开,瞥了一眼过去,怪声怪气调侃道:“啧!借口,又是去找唐大美人吧?”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