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之农事-第3/3页

加入书签
    由此,位于广州的水稻研究所也建立起来了,这是大宋第一个水稻的研究机构。

    几年后,赵祯又在苏州建立了第二个水稻研究所。

    赵祯建立第二个研究所,却是因为位于广州的水稻研究所出现了问题。

    人员出现了问题。

    这些老农与士子产生了一些不可调和的冲突。

    两者之间互相看不起。

    士子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怎么可以蹉跎在这里,研究这些“无用”的东西。

    老农认为这些士子虽是农家出身,但只知道读书,或者写写锦绣的文章,根本不会搞水稻的研究。

    士子又认为,老农搞的根本不是研究,而只是和其他人一样,只是在简单地种植水稻,领着官家给的俸钱,糊弄官家。

    最后事情通过国子监的那几个读书人捅到了赵祯这里,这几个读书人,兼着研究所的事,同时在广州也有着差事。

    功名、差遣俱有,他们倒是没什么问题。

    面对研究所人员内讧这种事情,赵祯也真是头疼,只得将这些士子调到了苏州,成立了第二个水稻研究所。

    但最后,这些农家士子,不甘在这里继续搞着水稻,相继离去。

    赵祯无奈,即使他是皇帝,也不能将这些士子强留在那里,最后只能从苏杭之地,又招募了一些老农和落魄的农家读书人。

    这两个研究所成立已经十多年了,赵祯在太后还在垂帘听政的时候,就办了这事。

    皇帝关心农事,上到太后,下到群臣都是支持的,所以这事也就这么办完了。

    不过十几年过去了,两个水稻研究所一个都没给出像样的研究成果,这养活大宋百姓的重任还是压在赵祯的肩上。

    无奈,赵祯开始想着怎样去美洲,去把那些高产量的食物带回来。

    但是大宋离着美洲太远了,要先跑到欧洲,再顺着洋流,抵达美洲。

    大宋的船队和航海技术,能不能支撑这样的探索,实在是个问题。

    而且,大洋茫茫,船员有没有这个意志坚持到美洲,也是他考虑的。

    不过地球是圆的,往东航行也行。

    赵祯已经有了新的计划,让船队从大宋出发,经过日本,一路朝着东北,过阿留申群岛,抵达北美。

    这项计划的问题还是很多,不过在赵祯想来,还是可以尝试的。

    他知道整个地球大致的海洋和陆地,相比古人,就是巨大的信息认知差。

    而且他这里有执行力。

    古人一直做不到的事,在他这里就不一定了。

    最后实在不行,再考虑向西的航线。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