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热闹

加入书签


安顿了张强几人,村长又出去忙活去了。

 这村长还真是心大啊,家里都不留个人,也不怕我们生了歹心。三人坐在炕上大眼瞪小眼,张强没话找话。

 其实这种情况再村里很常见。张强记得,自己村里过事情的时候,经常就会把外面来的客人安排到村里人家住,倒也没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知道是村里人道德好呢,还是本来穷的也没啥被人惦记的。

 你见过村里谁家里天天大门紧锁的。张相虎翻了个白眼,村里人除了出远门,轻易不会锁门,去地里干活或者出去串门的时候,大多数人最多就是把门拉住了而已,乡里乡亲的,真有个偷鸡摸狗的会被全村戳脊梁骨的。

 我们那以前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最近几年不行了。郭兵叹息了一句。

 怎么回事?张强两人好奇。

 最近几年出了好几次事情,经常有些和尚道士到村里转悠,还有些陌生面孔出现,以前没人当回事,可后来发现,这些人出现一次,就有人家里丢钱丢东西。还有一家小孩丢了。

 现在村里都不敢让小孩乱跑了,大人出门都得把小孩锁家里。

 唉,啥人都有啊,这么丧良心的事情也有人干。张相虎感叹了一声。

 几人坐了一天车,聊了会天也都累了,不知不觉就都睡了过去。

 睡得迷迷糊糊的,听着院子里沙沙的扫地声音,想来是村长的家人昨晚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这大清早已经开始收拾卫生了。

 三人本来也是和衣而睡,揉揉眼睛也就起了床。

 扫院子的是个老妇人,想来是村长的母亲了。

 起了?老妇人笑着打了招呼,又对着旁边的窑洞喊了一声秀琴,给中窑端个洗脸水。

 老妇人说话语速有点块,张强听了个大概,猜着可能是让招呼自己几人。

 最右边的窑洞里有人应了一声,不一会就有个中年妇女端了个搪瓷脸盆走了出来,脸盆里的水还冒着热气。

 洗一把脸。女人说着,把说端进窑洞里,放在了架子上,又翻找出了一条干净的毛巾挂在脸盆架上。

 三人洗了把脸,本来想刷个牙,人家没送来水,也不好意思要,索性就罢了。

 张相虎最后一个洗完了,刚端着脸盆要找地方泼水,扫完院子的老妇人连忙走了过来,接过盆子回了东边的窑洞。

 张强才想起来朱爱军说的话,这边非常缺水。

 家里都是妇人,没个男的出来招呼,几人闲坐不住,索性出了院子,到外面溜达。

 这会应该是七点刚过,路上就看着有人赶着毛驴驼水回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的门。山脚下是一块有五六百米的谷地,看两侧的冲刷痕迹,以前可能是有河流经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断流了,如今都都是农田。平整的土地,被庄稼分割称为一块块的田地,最大的一块田看起来也不到五六亩,看样子这里的村民一家也没几亩平地。

 对面的山是层层累累的梯田,应该是背阴的缘故,倒是一户人家都没有。

 几人都是农村出来的,在这小小的村子里也转不出什么新意来,转悠了半个钟头,也就溜达着回到了村长家里。

 你们出去转去了?我说刚回来找不着人呢。村长提这个板凳正从院子里往出走,你们是待在家里,还是跟着我去村口看热闹?

 我没也去村口吧,看有啥帮忙的没?几人待不住,连忙答应着去村口。

 今天是第五天,今儿主要是招呼客人,明天早上就埋人了。照规矩,年轻人没了,三天就埋,这耽搁了几天,阴阳说六天埋人就行。村长边走边解释。

 你们也就瞧瞧热闹吧,也没啥帮忙的,村里年轻人多着呢。

 几人走到村口,果然已经热闹得很了,尤其是小孩子,想赶集似的,窜来窜去,嘴馋的就守着灶膛不动脚。

 张强不由想起他小时候,那会还真就盼着村里过事情呢,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都是既热闹又解馋的机会。尤其是白事,往往要热闹个六七天,虽然有人哭的声嘶力竭,但大多数人还真就当过节了。跟着吹唢呐的去迎大客的时候,往往人家一路哭着,旁边倒是一堆小孩伴着唢呐大呼小叫的。等着哭丧的时候,往往不光院子里挤满了帮忙的凑热闹的,连着各个崖边也站满了围观的。有时候,邻村里有人办丧事,一群小孩子都会跑着去看热闹,就算吃不上席,也能闻闻香味,过过眼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